法官在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以个人身份就案件事实或法律关系进行的道德说理。具体如在一些普通民事案件的判决书后,办案法官根据具体案情,以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的“ 法律的道德观念或相应规范是不确定的,可能因人而异,因群体而异,因地而异,因时间而异。这是法律与道德的重要区别之一。而“法官后语”不能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20.html -
了解详情
1.法律与道德的主题提示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它可能会考虑关于道德观念与法律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这样的历史与社会学问题;它可能还会包括道德 ,鉴于多数派将投票支持B,所以B应该被通过和贯彻,而且他可能知道多数将投票支持B.这些判断关系到不同的原则(不同的论据)。其中,第一个建基于个人的最好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90.html -
了解详情
,与形式性思维相对。具体表现为传统法官在法律与情理关系上往往倾向于情理;在法律目的与法律字义面前倾向于目的;在思维方面“民意”重于“法理”,具有平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313页以下。)。正是因为法律与道德等事实性因素在中国的过于密切结合,才出现法律的非形式化、非自治化,使得法律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8.html -
了解详情
和内在性作为区分法律与道德的界线,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他认为道德的重要社会意义在于它对社会成的员“重大社会压力”。②虽然哈特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的论述 需在体制上为法官独立创造条件。法官司法,经常受到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及人民团体的干涉,这如果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实行法官独立,则公正司法,实现社会正义绝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5.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集合和结社权利,最后也维护国家自身实现共同目的,不受个别成员反抗阻挠的权力。”22 可见,国家应该通过强迫来压倒个人强迫,而不是加强个人强迫。 “ 经济法需要更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 (3)差异的正当性条件之三-法律本身是正义的-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适用法律中正义与规则观念的这种密切联系激引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法,一部民法典就是一部权利宣言。这就是为了什么到了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西方国家的启蒙思想运动中,都无一例外地意识到必须制定法典,特别是民法典。说到底,民法本质 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个裁判官,而与感情、道德无关,如果参与到这当中来,就丢弃了法律功能的本质,混淆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比如,规定惩治婚外恋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85.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理论上,大陆法系认为违约责任只是债的关系的延伸,违约责任制度的作用在于使得债的关系的实现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英美法系则从救济法的观念 页。)。这仍然提醒我们再次思考上文中已经提出过的:法律与道德的相关性,以及工具性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相区分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认为,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24.html -
了解详情
各自的主张,又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双方各自的不足,以此希望能解决人格权在实证法上确立可能面临的理论难题。 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西方法文化中的 上的正当性,实际上只是人们之间对正当行为的共识。……离开法律主体间的关系,就没有所谓‘正确’的行为,也没有所谓‘正当’行为。”[83]在哲学上,这种强调主体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8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理论上,大陆法系认为违约责任只是债的关系的延伸,违约责任制度的作用在于使得债的关系的实现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英美法系则从救济法的观念 页。)。这仍然提醒我们再次思考上文中已经提出过的:法律与道德的相关性,以及工具性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相区分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认为,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99.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修养的精华,使个人文化理念超出了狭隘的实用功利性而具有了浓厚的以心智熔炼与道德培育为特征的人文气息。爱默生的个人文化理念成了美国社会民主精神的缩影 中沉毁消亡。中国历来注重社会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但在民法的层面上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以防义务本位的陈腐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