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定,相反,却规定侦察人员询问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下,辩护方与控诉方所处的地位和 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地位。 2、完善律师权利,充分保障履行辩护职责。(1)辩护权的及时告知及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律师在场权。(2)诉前证据展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逮捕和拘留的程序;二是全面执行律师介入侦查的制度,除非律师在场或犯罪嫌疑人放弃权利,否则口供不得采纳;三是对规定了侦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8月,在 取向,违背了宪法依法治国的轨道,更有悖于国际公约的人权保护和我国应履行的国际义务。原则排除说即考虑到确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需要,又考虑到我国的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0.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为: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有拒绝作证的权利。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 被告人被羁押后更换羁押场所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将更换后的羁押场所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 3.逮捕条件 草案第80条对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后,才可开展相关调查;(2)进行相关调查或评估。包括出示相关证件、告知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邀请法定代理人到场)、制作笔录等相关证据、签字确认;( 报告或心理评估报告。社会团体组织人员应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制作相关报告,每一犯罪嫌疑人应当单独制作一份报告。心理评估报告只有经负责测试工作的心理学专家签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01.html -
了解详情
卷的内容包括诉讼行为的一般规定、行为的方式及文件处理、行为的时间、行为的告知及为作出行为而作之传告、诉讼行为的无效等。 我国对诉讼行为理论的研究 设置了严格的形式要件,以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保护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但如果过分强调诉讼行为的形式,有时又会损害刑事诉讼实体公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来申请获得法律援助(而事实上许多侦查机关、审查起诉机关并不告知犯罪嫌疑人这项权利,即使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请,也不转达),并须经过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 最高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司法部尽快出台相关文件,将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不得克减的义务,推广到所有有死刑可能的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17]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3.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庭审前。并规定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有责任和义务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的时间和方式。在司法机关完成上述告知的 在逃的被告人是否可以缺席判决的问题。在审理故意伤害案件时,会经常遇到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有一人或数人在逃的情况,不但影响着刑事诉讼案件的事实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98.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律师那样受严格的法律和执业规范约束,因此,应该对专家证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给予一定的限制。(2)如果法官认为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那么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60.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得到有效质证。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05条就明确规定,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诉讼代理人鉴定结论时,可以只告知 律师那样受严格的法律和执业规范约束,因此,应该对专家证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给予一定的限制。(2)如果法官认为不需要专家证人的帮助,那么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59.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其有罪并由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确定以前,被认为无罪。2.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举证证明对被告人的指控和推翻为犯罪 目的在于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权利法案关心的中心目标之一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统治者的压迫。在刑事诉讼中,政府拥有广泛的资源,相较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政府永远处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