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滥用。 1. 具体表现: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形之一。(1)违规行使职权: 基于特定的职权活动,而违法行使这一职权。具体包括两项要素: 职权活动; 权内违规。 行为人在行使职权,从而左右相对方的意思,并对其产生影响。⒀ 基于我国《刑法》第397条第1款的规定,滥用职权罪的结果要素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9.html -
了解详情
的滥用。 1. 具体表现:滥用职权表现为两种情形之一。(1)违规行使职权: 基于特定的职权活动,而违法行使这一职权。具体包括两项要素: 职权活动; 权内违规。 行为人在行使职权,从而左右相对方的意思,并对其产生影响。⒀ 基于我国《刑法》第397条第1款的规定,滥用职权罪的结果要素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8.html -
了解详情
内涵,才能正确全面把握本罪。笔者将对行为方式、行为对象以及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行为方式。各国刑法对抢劫罪(虽然名称可能有所不同) 没有限制;二是狭义范畴,即限定了恶害内容的胁迫,但不要求达到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三是最狭义的范畴,即不但限定了恶害内容,而且要求达到压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4.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并不能成立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仍只构成强奸罪或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二) 成立条件主客观相统一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 相互利用、补充对方的行为,这就使得各行为人的行为成为了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这个行为整体有导致重结果发生的可能,从而负有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7.html -
了解详情
;无故携带刀具等可能危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或者万能钥匙等可能用来侵入他人住宅的器具;流浪;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骚扰;无故熄灭公共照明;妨害水陆交通 立场来看,对发生结果没有影响或者本来就允许的细节,排除在危险的判断基础之外。如在向被害人开枪,子弹从被害人耳边飞过,没有打中对方的场合,即便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3.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法院以宋福祥应当预见其妻会发生自缢死亡的结果, 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且系负有特定义务的人, 故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不作为) ,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还是由其它原因所导致, 对于一方而言都有帮助对方的义务, 以避免其遭受更大的损害或死亡, 这种义务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法律层面的。如果行为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3.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事由的判断也如此。因此,在不知道对方将要侵害自己,单纯的具有侵害对方的意思时所实施的侵害行为,只要在客观上达到了防卫效果,就可以成立正当防卫。根据不 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积极追求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我们认为,防卫过当首先是防卫行为,它必然要求有防卫意图,即防卫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7.html -
了解详情
收到决定书的当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十日内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复议期间,决定暂不执行。(见原163条) 188.一审法院 通过下列途径查明:(1)由当事人提供;(2)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3)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4)由该国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24.html -
了解详情
诚二等则持此种观点。如大冢仁教授认为,共同正犯者只限于那些相互利用对方的行为以补充自己行为的不足、以实现犯罪的人。在共同者之间只片面认识的情况下 重大或情节不够严重,或者在一般共同犯罪中直接参与实施犯罪,但所起作用不大,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等。19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在我国刑法中,该种起次要作用的从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38.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责任。例如,德国旧联邦最高法院在确立信赖原则之前,曾在判例中就驾驶员的注意义务作出过如下说明:汽车驾驶人,因不得期待其他参与交通者皆能采取遵守 残疾人而且无保护人陪同时,不适用信赖原则; (5)对方的违反注意义务行为即将造成危害结果,行为人有时间及能力避免危害结果的,不适用信赖原则。相对于德、日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