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或者将口头起诉内容告知被告后,裁定准许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此时可依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之规定,自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或者知悉口头起诉内容 该程序终结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但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请求,经调处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调处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044.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解决纠纷。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因此,在调解中,即使案件事实并不完全清楚,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也不会妨碍调解协议的效力,因而将 1994年版,第54页。 [4] 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5] [日]谷口安平:《程序公正》,载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86.html -
了解详情
,城市居民在自身利益受损时,23.6%选择忍让。[1]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 《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立法建议,扩大人民调解的范围,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将部分纠纷的人民调解作为诉讼的前置条件,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62.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根本症结,自然就难以解决问题。作为当事人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亲友、邻居,所在地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等,因为工作关系、生活关系,属地 的方式,当事人能否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内容都由当事人决定,确保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享受充分的诉讼调解自由对于审判监督程序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60.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负责指挥和管理审前准备程序工作,有利于防止先入为主、先定后审所导致的诉讼不公现象的发生,促进审判公正。审前法官负责组织和管理,当事人进行补充和更改诉讼 ,法院不能强制启动该程序;其次,调解方案或调解协议的达成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并且这种调解结果是双方合意达成的。b、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原则。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1.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了当事人可以合法自主处分自己民事权利的原则,限制了调解协议的空间,同时也不利于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且是阻碍调解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为中心,积极推动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继续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规范工作制度,实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良性互动。 (五)加强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并不太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解决方案的一致性,对当事人之间的调解协议的合法性予以审查的权力名存实亡。恶意诉讼当事人正是看到法官对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审查不严, 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执行。同时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的监督权,将《民诉法》第187条修改为:最高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5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 了自愿原则,监督可以落到实处。 注释: [1] 宋凯楚:《对诉讼制度规范化的思考》,《人民司法》2005年第5期,第76页。 [2] 从我国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9.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院审判三个阶段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调解或和解意愿的,司法机关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司法机关可以分别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 年第5期,第51页。 [9]温小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10]石先广,《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5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咨询职责,也反映了律师介入非诉纠纷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3.满足当事人公平正义心理的纠纷解决机制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院调解和仲裁即属这种类型{3}。尽管人民调解 。这里的调审分离是诉讼中的分离,既应包括人员、机构上的分离,也应含有范围、期限上的相互独立。其次,在调解协议的效力和瑕疵补救这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