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第二,当特殊预防目的的实现表现为使犯罪人彻底打消犯罪念头时,曾经犯罪的人便不会再去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同样防止了社会秩序因犯罪人的再 对维护法秩序实属必要,则不得缓刑。[49] 四、缓刑在挽救个人自由方面的价值[50]及其局限 按照霍布斯的观点,自由就是个人在从事自己具有意志、欲望或意向想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0.html -
了解详情
与其他构成要件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2)本罪的危害行为表现为提供前述犯罪对象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构成本罪;( 相关的伪造罪、与计算机相关的诈骗罪)、与内容相关的犯罪(儿童色情犯罪)、侵犯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罪。在《公约》通过后不久,2003年1月28日欧洲理事会又通过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1.html -
了解详情
从宽处罚情节还是从严处罚情节,他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大小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是适应的,在此场合,量刑公正表现为罪刑均衡。(2)当犯罪人具有的量刑情节都是 》第7条和第8条第(4)项规定,修订犯罪和刑罚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防范部门利益国家化和法律化,避免量刑规范法出多门,维护全国量刑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者说犯罪构成要件,无非是一般的人类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正确地界定行为及其构成要件的内容,是正确地认定犯罪及其构成 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无论是四要件体系还是三阶层理论,却都将行为(如三阶层理论),或者危害行为(如四要件体系)作为犯罪成立的一个构成要素,这些表述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政府或其主管土地资源的行政管理部门,因此,实际构成本罪主体的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主管土地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 下的共同危害行为,是单个人(自然人与单位)与单个人(自然人与单位)的意思的联络,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行为都是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的外在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4.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166页。)二者的关系及其现实状况要求在法律制度上将此两种违法行为及其责任机制有机地衔接起来。如何有机地衔接和协调, 违法相称,严重危害正常行政管理活动的行为则纳入行政犯罪范围,而不应将二者相等同或替代。 危害性的大小主要是通过“情节轻重”的一定量而具体表现出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件,其他方面的构成要件都是说明危害行为的具体性质和严重危害程度的,所以,没有危害行为也就没有犯罪。[6]现代刑法理论以行为为基础 现实化,就是司法实践。司法实践中,犯罪构成事实作为定罪量刑逻辑关系的客观基础,表现在它和刑事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上。所谓刑事自由裁量权,有的学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6.html -
了解详情
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罪过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态度。[21]该观点在 的故意,尽管事实上未必能将他人杀死。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社会活动的能动性表现在实践活动之前,就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3.html -
了解详情
连贯性。[4]在刑法理论上,所谓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是指主体对其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诸要素。犯罪的心理态度,直接反映主体的恶性 基础上的主观意志,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主观意志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与主体意识、知识、个性、世界观以及客观环境有直接影响。意志心理不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1.html -
了解详情
害的一面,是社会对犯罪危害行为和危害后果的一种物质的、客观的评价。恶极是指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特别大,通常表现为犯罪分子蓄意实施严重罪行、 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规定也表明,所谓“罪行”,仅仅是指犯罪行为及其客观危害后果(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属于应当与刑罚的轻重相适应的、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