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天的主题最为密切相关的,是诉讼调解程序化和人民调解衔接化。一、民事和解契约化无论是人民调解,还是诉讼调解,其实体法上的基础,应当是当事人之间的和解 虽然有合同效力,但没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如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还得另行就协议本身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和解协议上约定的给付义务,然后依判决申请执行。对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5.html -
了解详情
后,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作有利于加害人刑事责任处置的诉讼活动,它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置两个程序过程。[13]其具体适用条件为:属侵害个人法益的 之日履行完毕。当然,对具有真诚悔过之心、经济困难的加害人可以分期履行和解协议,但必须提供相应的人保或财保。 (四)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在现代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2.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可能存在纰漏,因此,当然需要有专门适用ADR案件的司法机构,对民事纠纷和解协议进行协调和监督。我国是借鉴国际司法ADR经验,设立司法ADR,还是设立 无效而依照《民事纠纷和解法》有关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于民事纠纷和解行为具有民事契约性质法律关系,此类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诉讼程序当然适用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3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职能,提高执行效率。《民事诉讼法》211条规定,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如一方到期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申请,恢复对原生效 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从内心产生忏悔和歉意,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其次,在审查起诉阶段,通过和解协议的达成和履行而不再启动或中止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追诉,能使犯罪嫌疑人 包括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的有罪答辩和当事人双方的和解自愿性,客观条件则指案件事实与证据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 双方当事人必须出于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59.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的达成,完全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没有审判人员的主持。和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 (三)法院调解制度的特征 1.法院调解既是一种审案 不利于法院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适时调解,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当事人随时请求调解和自行和解的权利。且尚未在具体制度建构上达成一致,在作为立法建议提出之前,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48.html -
了解详情
就失去了法律效力。根据合同原理,主合同无效,则从合同亦无效,故和解协议中的担保条款亦没有法律效力亦失去。 2、申请人执行人、被执行人以及担保人在 的执行担保书。执行法院可以依照该担保条款内容执行担保人的财产。 针对第一种和解协议中的担保情况,有人提出申请执行人能否通过诉讼形式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60.html -
了解详情
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在制定新破产法司法解释时,应当明确规定,在破产清算和和解申请受理后,物权担保债权人就担保物提起的民事执行程序,不受执行程序中止规定 。和解债权人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无财产担保债权的人。也就是说,和解协议对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即别除权人无约束力。所以,债务人在同债权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7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尽量说服当事人 接受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甚至有可能进行威胁或诱惑。只有在调解无望时才不得已采取 判决方式结案。 协议制作调解书,以调解结案。当事 人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的,或和解协议违法经法官指出后,不能达成合法协议的,法官应当 判决。 3、调审原则上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0.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尽量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甚至有可能进行威胁或诱惑。只有在调解无望时才不得已采取判决方式结案。 和解(即在审判程序中法官非规定事由不能依职权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经审查,和解协议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法官即按当事人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