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虽然需要制作调解书,但调解书只需写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不必像判决书对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作出详细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现在,各基层法院 是当前审判实务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尽管民事诉讼法强化了执行措施,法院增加了执行力量,但仍有相当部分判决未能执行,调解协议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原告至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7.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有不可比拟的优点。目前,调解自愿原则未能得到真正贯彻和执行,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法,落实自愿原则和相关内容规定,同时要注意在解决部分 第三,调解结案较之于判决结案更为省时、省力。调解书的制作也较为简单,不必象判决书那样对所认定的证据、事实作出分析及需要谈出判决理由。尤其是法官不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8.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表明检察机关不得单独对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对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提出抗诉,检察机关如果认为这些裁定确有错误,只能等到一审或二审判决生效 诉讼监督审判活动。 (4)再审终结人民法院应当将再审判决书送达提出检察意见的人民检察院。 (二)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是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活动中存在的一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3.html -
了解详情
框架,即法院在经过必要的审理前准备后,将案件集中于一次庭审将案件终结。民事诉讼开始后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特点和自己的工作方式确定首次言词辩论的期日 裁判书时,其实因为前阶段已经对诉讼案件非常清楚,所以整个在诉讼案件的指挥跟判决书的拟作上面都会有非常大的助益。{16}而且,通过集中化审理当事人对裁判结果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2.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没收财产的对象不明确或者没有将没收财产的内容在判决书中载明,这样的财产刑判决往往难以完全执行。 (四)内部机构设置及制度规制原因:人民法院内部 判决、裁定、调解书。司法实践中,执行庭往往以该规定为依据,认为执行庭只执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中的财产判决,对于其他涉及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均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90.html -
了解详情
又称执结率。一般而言,实际能按判决金额执行到位的只占1/3,执行终结、执行中止的通常拿不到钱,或者只能执行一小部分金额。这样在实践中就经常出现 情况,甚至前些年还出现令法律威严扫地、司法权威蒙羞的叫卖判决书的极端现象。由此可见,我国民事案件的执行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将变得毫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0.html -
了解详情
并将其协议内容记成笔录,存卷归档。 二、诉讼调解与执行和解在民事程序要求上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调解基本上贯穿整个诉讼过程。具体来讲,法院在案件( 权威之嫌。 三、诉讼调解与执行和解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诉讼调解如果成功,其所形成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诉讼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4.html -
了解详情
行民交叉案件具有如下特征: 1、法院已至少立案受理了一个纠纷,该案尚未审理终结。当两个纠纷均被诉至法院,法院就必须先解决两个诉讼的审理顺序 的情况下,丙可再行提起行政诉讼;丙也可依据民事判决书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2、审理 一是人民法院要严格执行审限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内部审理此类案件的行政审判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7.html -
了解详情
隐蔽性,不大为世人所知,不过是附和当事人人云亦云,跟着起哄。执行难的诟病可是明白于世的,一张判决书就是一张法律开出的条子,没有兑现,就是社会所说的 实行全额性救济,应根据国家财力能力设定一定比例救济。国家救济了,民事案件就此终结。 第三是执行工作需联动。特别是党委和政府要将履行法律义务作为工作考核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化解矛盾,互谅互让,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2、有利于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结果的执行;3、可以减少人民法院诉讼环节,提高工作效率;4、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调解中片面强调当事人的互谅互让和牺牲精神。笔者建议,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的制作中,亦应如判决书一样写明事实和证据分析,并增加本院认为的说理部分,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