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在近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基本未出现过。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宜把提审理解成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 (五)《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程序事项 《 的限制减刑判决分别单独表述,不能合并为一项进行概括表述。 现参照《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文书样式,结合审判实践,就《规定》主要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6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终局性也无从谈起。 二、诉讼程序是一个整体,因此应全面修改民诉法。2007年仅对再审程序进行修改,而不解决第一审、第二审程序的问题,事实证明这不是个 对既判力的突破。目前,仅有民诉法第140条、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条,分别规定了法院对已经作出的判决书、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73.html -
了解详情
中,公平永远是第一位,效益则是第二位的。盲目地追求效益而忽视公平,或许是经济活动目的,但不是司法活动的目的。民事诉讼检察制度,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公平 是不全面的,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制约很大。因为:(1)由于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通常是由当事人起诉发起的,因而在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由于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普通诉讼程序,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特别案件的特别程序,包括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程序、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2]奚晓明、金剑锋:《公司诉讼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3]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都存在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等,但二者却并不宜于规定在同一部程序法典之中,[4]此乃理论界的共识,同时也契合于我国诉讼立法的现状, 审判程序编的内部体例须作适当调整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程序编包括以下八章,即: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于是提交法院,由法院按照既定的程序,适用已经生效的民事实体法来解决,这就是现代人所谓的民事诉讼。在古代中国,民事诉讼的目的却不止于此。古代中国人相信, 及其意义日美两国学者之间的争论,王亚新译,载《北大法律评论》第一卷第二辑,第603-617页。 [15]可参见梁治平:习惯法、社会与国家,载《读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在程序设计上是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把一道关,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把一道关,第二审再把一道关,这样在诉讼过程尽量防止发生错误,或者发现错误能够及时纠正。这是 种机制,诉讼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纠纷。由于纠纷的内容不一样才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而程序是办案的一个具体的操作规程、手续、方法、步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1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行为。尽管如此,作为严格的证据规则,在保障人格尊严和促进程序正义的同时,应当注重与民事诉讼发现案件真相实现实体公正目标的平衡,因此,对非法证据排除 证人的人身及精神的限制,有违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原则,应当一律加以排除;第二,对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出于对公民基本生活案件的保障,对通过非法侵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5.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的,适用一审审限制度的规定,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二审审限制度的规定。 关于涉外审限制度《: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意见》未规定相关的 的诉讼行为需要较长的时间,更何况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已经可以更好的满足民事诉讼的需要,如证人可以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不予明确规定涉外审限的期间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7.html -
了解详情
如诉权)。国家为国民提供司法保护,即以审判权保护国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利用民事诉讼制度,对国民来说是一种利益,而被法律承认得以享有这种利益的权利就是 甚至最高人民法院时,当事人此后的上诉便毫无价值可言,第二审程序也就随之而成为鸡肋;其三,案件请示汇报制度与诉讼公开、亲历性原则等现代司法理念背道而驰,其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