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为了减少检察机关的职权性,所以这样的终审判决没有再提起抗诉的理由。 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身份参与民事诉讼的方式,是一种事中监督。对于有 2]黄松有.检查监督与审判独立[J].北京:法学研究,2000.4 [3]于淑妍.民事检察监督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2)。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
受案范围局限于行政裁决案件。何况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研究和实践范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行政裁决案件,许多学者认为,在行政处罚 民事行为共同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行政请求和民事请求都应当经过人民法院的二审终审。如果一审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判断失误,将违法的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制度的法律规定进行研究。”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合议、回避等基本制度,都设置有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都存在第一审程序、第二审 部门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积极携起手来,共同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不懈的努力。作为研习民事诉讼法学并将此奉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普通一员,我们深感匹夫有责,故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1.html -
了解详情
参见《跨国民事诉讼规则》第二次讨论稿之“介绍”;以及[美]盖弗里。C.哈扎德:“无边界的民事诉讼:诉讼法的协调和统一”,第11届世界诉讼法大会报告,SeeProcedureLawonThresholdofaNewMillennium,AustriaLindePress,1999,p5-8.但上述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6.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权利的限度,不是毫无限制或根本不能介入。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我国民事诉讼体制,带有很强的职权(国家干预)色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时,可以对现行审级制度加以改革,比如设立三审终审制度等。2、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发动方式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规定,是对当事人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可以依据职权主动收集证据。法院可以以当事人主张之外的事实作为裁判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实际上更侧重于限制当事人的处分,而不是保障和扩大当事人的 再审程序启动权,限制检察机关对再审抗诉的范围。检察机关应只对公益诉讼以及人事诉讼的终审判决有抗诉权。将现行法的审判监督制度改造为再审之诉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5.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主要表现在:其一,可提起上诉的裁定的范围过于狭窄。长期以来,我国有关民事诉讼的法律法规虽然规定对于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但是关于哪些裁定当事人可以 下二审法院可不必开庭而径行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作出终审裁定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原则。[13](3)可规定原审法院或审判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0.html -
了解详情
向弱势群体提供的社会福利。纠纷解决中替代性方式的应用。欧洲大陆国家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多设有督促程序(dunningproceeding),这种程序或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简易的 1999年版,第893页以下。)。尤其是,目前不应急于建立一审终审的小额程序,以切实保证当事人的上诉权,并以此作为防止法官滥用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权利人直接送交催收债权文书的方式进行公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一款第(六) 尔森投资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北京市北方律师事务所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裁判要旨:Ⅰ、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终审判决,确定被告向原告履行款项给付,此系被告应尽的法律义务,若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625.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制度也称审判监督制度,是《民事诉讼法》 规定在二审终审的基础上增加的司法补救措施。在实践中,并非是任何民事案件必经的程序,只对已发生法律 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客观公正,让每一个冤假错案都平反昭雪。在民事诉讼领域就设立再审制度的出发点来说,正确性不容怀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