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解除合同。 一、合同解除的具体情形 合同解除做为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方式,是由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二项直接规定的。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合同法第九十三条 合同,那乙方如果有异议,也应该在三个月内到法院起诉。至于理由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最终由法院来认定。这就意味着一份通知就让乙方陷入了必须起诉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55.html -
了解详情
,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 退还保险费。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事故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53.html -
了解详情
常见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认定根本违约?其法律后果又是怎样?笔者将从一则因一方根本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案例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基本案情 1994年12 合同一方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的情况下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 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如果违约方存在违约行为,而且违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6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及适用条件规定不明或不全(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应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相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左祥琦编著,《用人单位劳动法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 唐德华主编,《怎样打劳动争议官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8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及适用条件规定不明或不全(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应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相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左祥琦编著,《用人单位劳动法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 唐德华主编,《怎样打劳动争议官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4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为另一当事人违约而自己拒不履行合同,而必须诉诸于法院。这样做的原因是,只有在合同被严重违反的情况下才允许将其不予履行,即因为一方当事人 权,从我国《合同法》第96条的规定来看,向合同相对方发出合同解除的意思通知或者通过诉讼方式提出合同解除是法律对解除权行使的最低要求。 四、自动解除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36.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9年10月3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责任是劳动合同解除的一个重要问题 合同的一个类型,对雇佣合同解除的规制也主要体现在解除的预告制度上。例如,《德国民法典》第622条规定了劳动关系的通知终止期间。劳动关系终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35.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一时抗辩权[2]或延迟抗辩权[3]。笔者认为,结合《合同法》有关规定,在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救济问题上,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关于履约 赔偿的权利。 《合同法》也没有规定在合同解除后,先履行方享有立即起诉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但是这种有始无终的救济显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先履行方的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5.html -
了解详情
在所指定的期间之内完成给付,则意味着解除合同不仅会 使出卖人丧失即将获得的交易上的利益,而且在出卖人已经完成给付的情况下,还会使出卖人因难以再行出卖标的 具有可概览性,部分内容甚至充斥着评价上的矛盾,根本谈不上是一个统一性质的法律制度。而德国现代化债法第323条的规定,则将指定期间提升到了一个一般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有些劳动者不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在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完成交接工作的情况下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并失去联系。 劳动者 。 由于劳动者已经不辞而别且无法联系,会导致因该解除通知无法到达劳动者,而劳动合同一直无法解除的法律尴尬。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用人单位只有事先在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