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分流时,往往会对嫌疑人进行训诫、科处罚金或者要求提供社区服务,但这些措施的采取主要不是为了对嫌疑人进行惩罚,而是促使其悔过或对被害人及社会进行一定的补偿 从而,以非刑罚化的措施替代了刑事处罚。这一制度显然与美国一些州所适用的缓诉制度相类似。此外,根据青少年法庭法,对于青少年轻微犯罪案件、缺乏起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的影响,在整体结构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第一,逮捕实行检察审查而非司法审查。刑诉法基于分权理念对逮捕措施的执行权与决定权实行了分离。根据刑诉法第 控机关自行决定,就违反了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的自然正义原则,有违程序公正,只有由作为裁判者的法官来决定才符合控审分离原则。只有在中立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9.html -
了解详情
。 在草案第233条第三款之前,增加一款:对于第一审程序判处死刑的案件,应当听取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意见。 (三)立法术语、措辞应当科学、规范, 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对象和期限执行。 侦查人员对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的影响,在整体结构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第一,逮捕实行检察审查而非司法审查。刑诉法基于分权理念对逮捕措施的执行权与决定权实行了分离。根据刑诉法第 控机关自行决定,就违反了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的自然正义原则,有违程序公正,只有由作为裁判者的法官来决定才符合控审分离原则。只有在中立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政策予以调整。尽管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总的原则都是对未成年犯罪人采取一系列特殊的保护政策,在处理上有别于成年犯罪人( 关于适用对象问题 主要解决何种行为主体,何种性质案件,可以适用暂缓起诉。 在行为主体方面,目前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暂缓起诉应只适用于未成年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9.html -
了解详情
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在开庭审理阶段不准许申请提出新证据。德国法也对原先所采取的随时提出主义加以严格限制,规定原则上只能在主辩论期日之前提出证据。[4] 和防御,保证审理过程连续、集中的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庭审功能的发挥,防止案件拖延。但在我国审前准备目前只是第一审普通程序的一个阶段,完全依附于庭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起诉联盟立法违背辅助性原则,请求法院予以撤消的地位。在欧洲根深蒂固的立法中心的背景下,这些体制保障也许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但正如下文所指出,其本身有 款:涉及大使、公使和领事以及一州为一方当事人的一切案件,最高法院具有第一审管辖权。对于上述所有其他案件,不论法律方面还是事实方面,最高法院具有上诉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9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司法独立,卡坡里蒂(Mauro Cappelletti)教授认为:司法独立尤其独立于行政机关本身不具有终极的价值;它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只具有一种工具性价值,它 。有学者分析认为,这是为克服控辩双方实质上的地位不平等而采取的措施,即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换实质的平等。尤其是当我们注意到检察官地位的公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79.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 第一,二者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强制执行法调整的是法院与执行案件的当事人以及协助执行人之间的执行活动,调整方法主要是依法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措施;民事 、合议、回避等基本制度,都设置有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都存在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等,但二者却并不宜于规定在同一部程序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7.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原则上也应逐渐做到在正式开庭时采取与一般的主张辩论明确分离的外观或形式予以实施。当然,促进这些证据口头化的措施都应该尽力追求实质内容,避免堕入形式化 参见王亚新,2002,122-125页。 19例如,在B中院的样本中有这样的案件:立案后第54天第一次开庭,开庭后承办法官两次召一方当事人到庭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