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起案件,因此许多基层法院都允许行政庭、刑庭、审监庭办理一审民事、经济案件。照此说来,不也混淆了审判权限的分工了吗?而2007年,贵阳 法院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行政行为合法,那么接下来就是单纯的民事案件的审理;如果违法,可由同一个审判组织适用行政诉讼程序来解决行政争议,遵循行政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3.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1];其次,无论是这次有限的局部修改还是将来对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立法都只是制度在一定层面上的反映,法律条文与体现于 包括发现错案信息的检察院受理并审查当事人申诉、以及提起抗诉之后检察机关参与再审案件审理这两个阶段。在笔者看来,虽然生效裁判的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诉在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需要而特别设定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民事诉讼程序又分为普通诉讼程序、简易诉讼程序和略式诉讼程序。所谓普通诉讼程序,从案件审理的方式、形式上讲,是指采用 讼案件。而且立法上对于这类非讼案件也采用了一审终审、独任审判、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等非讼案件通常采用的审理方式和制度。因而这种程序制度实质上就是关于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8.html -
了解详情
少加受理,却把主要力量放在民事案件的审判上,这是值得研究的。因此,就目前适用死刑案件的数量来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三审死刑案件,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最高 死刑案件时,应加强审判力量,建议增加合议庭组成人员的人数,如规定中级法院审判一审死刑案件,由审判员5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5人至7人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1.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果。诉讼的启动意味着诉讼系属的产生,而诉讼系属的产生意味着案件审理的进行呈持续状态,这种持续状态包括一审事实审程序和二审事实审程序所涉及的审理情形 及改革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7页。 [12]刘坤:《民事案件审查起诉的几个问题》,载姜兴长主编:《立案工作指导》,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3.html -
了解详情
空子,随意提起管辖权异议,而且延长案件审理期限。从法律上看,管辖权异议的期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期间,而是附属于答辩期间的,民事诉讼法就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 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被告均不提交答辩状,特别在一审法院。由于被告在开庭前不进行答辩,在开庭时再进行答辩很容易导致诉讼突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5.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意义及必要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以事实为依据的 可以随时随地提供证据,有的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时故意不提供某些重要证据,甚至在一审时不提供,在二审甚至再审时才提出证据,以求达到突然袭击,以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4.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诉讼,要求建设单位履行合同,如期给付各项款额及滞纳金的请求。市中级法院审理认为:工程量的调整经建设单位施工现场有关人员签字认可,是建设单位与施工 审判权优先。对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国家建设项目合同纠纷民事案件,审计机关不再介入该项目的价款审计。其三,确定行政和司法救济原则。当事人对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14.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其释明的内容也各有侧重,所使用释明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由于民事案件占居人民法院审判工作90%以上的工作量,法官释明权主要或大量行使在民事诉讼过程 ,只是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对程序法律规定的认识不同,才产生释明权的需要。在一审诉讼中,绝大多数当事人是第一次到法院打官司,他们并不清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46.html -
了解详情
,则对案件 的科学与公正来讲都是不昨的。因此,再审案件审理后所作出判决、裁定应该由另行组成的 合议庭独立自主地依法作出,这既有利于法院和法官正确地贯彻独立审判 了三级法院(基层、中级、高级法院)、四次审理(一审、二审、二审再审、高级法院再审),根本体现不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审终 审制度的原则。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