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50页。)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着手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并在案件审限、公开审理、法官回避制度、举证规则等方面 庭审程序输入计算机,不仅能规范庭审活动和缩短庭审时间,还能自动造成调解书、判决书,以此提高当庭裁判率,减化传统方式下手工拟稿、打印、送达的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69.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当时的立法背景,这样做的基本依据是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及裁判错误,经人民法院纠错改判后,通过对方当事人履行改判后的裁判,受害者所受的损失 受侵害后无法得到救济。如许多案件从一审到二审再到再审,又从一审到再审,程序用了一遍又一遍,而判决书却一模一样。官司一打就是十多年,最后权利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6.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包含针对刑事审判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答复。有的问题解答,例如对在判决书和布告中怎样引用法律条文问题解答时,特别注明本刊编辑委员会根据司法部给河南省太康县 与这一文本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文本,即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庭集体名义发表的论文。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载《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55.html -
了解详情
时,要求当事人提供10%至30%的保证金(现金)。 二、诉讼保全 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作出判决前,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 的给付内容,即标的款或标的物。被保全财产范围、数额、价值,应与判决书确定给付的款物相当,超出实际范围的,或与本案无关的物都不予保全。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31.html -
了解详情
,且抗诉的次数只能一次。「17」再审案件只能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取消由审委会先行讨论的做法,由二审法院审监庭审查作出终审。提起再审的时间,人民检察院暂不 就不存在中止执行的问题。同时,法院依职权提起的再审,如果双方当事人已按照原判决书主动履行了,此时又如何处理。因此,笔者建议,决定再审的案件原则上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
了解详情
些理性思考。 一、依职权提起再审的界域之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程序的三种途径:其一是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而提起的再审,其二是人民检察院基于检察监督权 、裁定的证据。其次,判决生效后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再审的理由。因此为判决书应符合制作判决时存在的事实,其后新发生的事实不能证明原判错误,而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如符合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情形,法院应当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1条规定:案件的同一事实,除 程序规则监护人的身份,保障当事人间对抗式诉讼的有序进行。 其六,法官应在判决书上明确、具体地阐述认定事实的根据和理由。这是保障司法公正与实施高度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要保证监督审查职责和一般救济程序定位相适应,法院调解应限于一审判决之前,在二审尤其是再审程序中则不宜再启动诉讼调解,这不仅有利于使当事人尊重司法权威, 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法院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的一部分 ,它当然的被检察机关监督。而且如前所述,调解书同法院判决书一样都是解决实体问题的法定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在适用中会与其他一些法律规定事项相冲突。首先如在《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 应予以纠正。笔者认为,对于此项司法解释条文在司法实务中应谨慎适用,因为一审判决书中明确告知了当事人权利: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享有上诉的权利,以及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调解。调解应当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对 执结率。事实上,非黑即白的判决往往并不能有效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在判决书中的赔偿款不能执行到位的情况下,反倒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和冲突。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