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本案犯罪嫌疑人具有市人大代表身份,当地警方一直未就此采取合理的强制措施。 《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 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书面答复我局:对于公司股东之间或者被委托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股东股权的行为,如果能够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39.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人员行使自治权时收受贿赂作出明确法律规定。 一、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权犯罪的类型 村委会等基层组织除了依法管理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还有义务协助 ,属非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为公司、企业或其它组织人员受贿罪。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进一步完善,才能打击愈演愈烈的村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维护广大农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08.html -
了解详情
谋取利益(不正当利益)为要件。 另外,值得研究的是,刑法第163条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状的表述,与刑法第385条对受贿罪罪状的表述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前者 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孙谦著《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3】刘家琛著《新刑法常用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也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的国有公司是财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 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总第73期).[8] 陈兴良.职务犯罪认定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694.[9] 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89.html -
了解详情
权。被告人窃取自己管理经手的货物,是利用了劳务活动的便利,所以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而后一案件,车站证明被告人不具有上述对货物的管理权和经手权,他们 另外,在共同监守自盗的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主体身份不一致的情况下,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则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28.html -
了解详情
1、主体不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是职务犯罪。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非法占用农地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与单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仅包含了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而国家工作人员还包含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的外延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外延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4.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占为已有”与“拒不退还”的客观方面的要件。(四)关于单位职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之行为如何适用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后,以职务侵占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不少,法院在审理被告人侵占本公司、企业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案件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0.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企业中经手、管理财物的人员能够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因此,挪用公款罪的对象实际上包括了混合经济组织的财产。为了体现挪用公款罪作为职务犯罪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869页;孙力主编:《公务活动中犯罪界限的司法认定》,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0页。[②]根据199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8.html -
了解详情
过于悬殊。基于上述考虑,将一般的业务侵占犯罪的法定最高刑规定为10年有期徒刑,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职务侵占行为的法定最高刑规定为无期徒刑。第三 的立法完善》,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④我们认为,刑法对侵占犯罪规定“告诉才处理”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使公安、检察机关集中精力重点查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4.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从事“劳务”的人员,如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国有单位里的售货员、售票员、勤杂人员等,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二、犯罪客观要件的若干问题司法实践中, 工作人员或劳务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或劳务便利窃取或骗取财物的行为,如果不视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则要定盗窃罪或者诈骗罪,最高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