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公诉人在审判庭上宣读起诉书后,审判长开始讯问被告人。公诉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调查程序才能落实,因而实施难度较大,但从刑事案件的审判实行繁、简分流的原则和对抗制审判必不可少的正当程序精神来看,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3.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的权利,主要是依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而非当事人的地位。至于补偿,刑诉法首要的不是考虑被害人的地位问题,而是国家如何提供必要而完善的救济 罪名。如果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一方面使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使上诉案件中被害人和公诉机关的关系难以处理。 (四)赋予被害人当事人地位造成与其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17.html -
了解详情
偶然的原因仍然是原因,在侵权事实发生后,无论各种引起损害发生的行为的原因力如何,都是损害发生的原因。 其三,刑法因果关系只能是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间的 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方法没有特殊要求。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特别是共同犯罪案件中,当共同犯罪人不承担过限行为的刑事责任时,是否应当承担过限行为引起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9.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一种现实考验。本文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拟对刑事审判人员如何树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掌握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适用尺度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发展情况、被告人赔付能力和案件具体情况,尽量使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经调解达成协议。根据该精神,对附带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要先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有条件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77.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被害人也根据这一判决内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刑事案件审结后,司法机关对此前未发现和掌控的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如何进行强制追缴和强制退赔,法律没有任何规定,因此, 和掌控的赃款赃物等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在案件审结后也很难被发现和掌控。(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09.html -
了解详情
各级法院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广泛运用,且不局限于上述两类罪名和判处死刑的案件。而附带民事诉讼则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关于过失相抵的原则性规定,但基于 原则性规定的具体化条款和例外条款,意在划定和限制过失相抵的适用范围。由于人身伤害刑事案件中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均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故研读《解释》以界定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7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关系主体的自治组织,有一定的财产和经费,在侵犯财产等刑事案件中可能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成为被害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html -
了解详情
与效率的统一,还表现在特殊程序的采用方面,对某些具有特殊性的案件,如少年刑事案件,涉外案件等,采取特殊程序来处理,更能保证公正和效率。 5、刑事 保障上述权利得以实现的程序。 被害人的损害应得到适当赔偿,对此,我国刑诉法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上需要完善的,是应将告知被害人此项权利并在其提出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8.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距离。「22」(4)刑、民案件的相互交错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之规定影响着民事诉权的有效行使。刑、民案件的相互 《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完全“捆绑”在一起。主要理由是:第一,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于如何合理界定和重新调整司法机构与其他相关主体的权力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司法机构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之大、人力状况之紧张经常无暇顾及,执行起来不很得力;而且,即使追究了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于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仍需着力落实,加大附带 诉讼;日本民事诉讼程序法规定检察院有权提起诉讼的范围是婚姻案件、收养案件和亲子案件。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如何限制权力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