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职务范围之外所造成的损害,由劳动者自己负责。关于“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存在主观说和客观说两种不同的做法。 主观说又包括两种观点:雇主意思说 行为从外观上看可以认为属于社会观念上执行职务,无论雇主还是雇员主观上如何认识,该行为都属于职务行为的范畴。[17] 还有学者折衷认为,应当从行为人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8.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人包括法人意思机关成员、法人其他成员、法人雇员,他们的意思与法人意思如何区别?在法人组织复杂如合议制时,要考察作为一种综合形态出现的法人意志, 能力,只须考究法人行为即可认定法人过错,简便迅捷。问题在于法人的行为与作为法人意志执行者的自然人的行为之间关系,可通过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别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说和折衷说的区别仅仅在于如何解释适法,而与之不同,消极说并不努力去解释适法性,而是判断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可以视为职务行为,类似于民法学中的 表述,但显然是不精确的)仍然被视为适法的职务行为。对其进行阻碍的行为,如满足其它要件,也将被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由此,这里所谓的实质加形式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9.html -
了解详情
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六曰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1]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从立法的规定来看,受贿罪属于国家工作 为是否对其他社会关系造成危害。所谓侵犯廉洁义务的行为实施完毕,就意味着收受或者接受他人利益的行为实施完毕。至于如何认定该行为的实施完毕,刑法界存在着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3.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实现刑法内在的规律性,保持同类罪之间的量刑平衡问题。笔者主张,侵占罪的定罪起点高于职务侵占罪,以人民币2万元至5万元作为犯罪起点为宜。(二)关于拒不退还和 一日赵某出差,钱某将电视机搬走,赵某回来发现后,钱某拒不退还。此种行为如何认定?笔者认为,赵某自购得电视机后,一直摆放于厅中与钱某一起使用,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9.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他没有参与“挪用公款”(既没有“挪用公款”或者组织、教唆、帮助“挪用公款”的行为,也没有这种故意),也可以与他人共同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持上述第二 理论界尚鲜有进行研究者。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曾对类似这种情形的共同犯罪的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7.html -
了解详情
年9月18日《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高法”2001年《解释》)则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 。刑法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该《解释》把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行为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实际上是把私有公司、企业等同于个人,这种规定与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6.html -
了解详情
是国家工作人员;二是参加共同犯罪的人都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单位其他具有职务的工作人员;三是参加共同犯罪的人有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的是单位其他具有职务 实施其余部分的实行行为的,则可以定为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548.html -
了解详情
。就受贿罪而言,收受贿赂和索取贿赂两种情形的既遂与未遂区分又有所不同。至于如何认定受贿罪的既遂和未遂,刑法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以受贿人为行贿人谋取了私利作为标准。[2]按照我们的理解,受贿罪是以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义务为内容的罪种,因此,只要收受或者接受了他人的利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854.html -
了解详情
,仅以加害人主观上的过失为限。如何认定驾驶人的过失呢?我们认为,应采用过失推定的方法。具体讲,要考察驾驶人的行为是否违反了保护他人的法律、法规,如果 和空间是在授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并且有为雇用人服务的目的,可认为是职务行为。2.职务上给予机会的行为。如果驾驶人利用职务给的机会而实施侵权行为,该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7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