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二编为总论:分我国国家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监督五章;第三编为分论, 黄学贤著:《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王锡锌:《程序的正义与正当程序:中国法治国家中的行政程序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中国传统又有矫枉过正之嫌。《比较视野下的法律文化》正是对原思想的一种承述、转化和进步,首先认同了西方的法治理念,“同时又不完全否定传统从而主张正视 对中西文化的影响,尤其在决定社会构造方面的不同作用。《伦理化和宗教性:中西法律文化的一个比较》、《无诉与正义:中西法律文化价值之分析》是对法学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7.html -
了解详情
足够。因此,伊利教授认为第九条修正案背后的思想之一,就是该条文用语中表达出来的思想,[27]也就是对未列举权利的一种保留性保障。也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 关于私生活受尊重权利的法律与司法实践》,《法学评论》1999 年第 3 期。 [52][53]参见黄昭元:《无指纹则无身份?》,载《民主人权正义》(苏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59.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尝试的轻罪和解、所有诉讼中的法律责任划分及承担等等,都应当也能够纳入协商的视域。协商对话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话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包括:证据的 法官要依据先前的法律根据、得到认知的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根据来审理案件一样,公民也要根据公共理性来推理,并受互惠指标的指导,不论宪法本质和基本正义问题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6.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尝试的轻罪和解、所有诉讼中的法律责任划分及承担等等,都应当也能够纳入协商的视域。协商对话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话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包括:证据的 法官要依据先前的法律根据、得到认知的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根据来审理案件一样,公民也要根据公共理性来推理,并受互惠指标的指导,不论宪法本质和基本正义问题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5.html -
了解详情
,同类自相犯者,各依其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21]与早期罗马与希腊法律一样,均认可共同本国法之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审理发生于 以维护私法秩序之稳定。但是,在国际私法中,促使彼此独立而又关联的法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这并非是十分重要的目标。当这一目标与其他公正性目标相冲突时,常常让位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9.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机能也无从实现。如果说自由与正义是刑法的灵魂,那么科学就是刑法的生命。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技术手段逐渐被应用于犯罪活动中,为适应这种犯罪状况之惩罚需要 与刑法典的协调一致。附属刑法一般是指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因此,它首先应当与所附属的其他法律相协调,另外,附属刑法还应当同刑法典协调一致。即附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0.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人性的底线。这是我们从国际刑法的新发展中得来的启示。 三、国际刑法中的违法性认识 国际刑法中与违法性认识关系密切的问题是上级命令不免责原则,而这个原则 、反对专制极权,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早就精辟地指出,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48.html -
了解详情
有不同,所持的社会观也就分道扬镳了。 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观念,与希腊早期的哲理有相同之处,其社会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多有契合,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出于自然 而后始建立。 格老秀斯认为,各国均须遵守普遍共通之法则,此系超国家的法律秩序,亦即与斯多葛学派所谓自然法理相当,援引此义以说明其妥当性的依据,因而奠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39.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害所在程序正义,因此,其认为信访救济体现了与法治之间亦敌亦友的悖论关系。[11]综观环境信访的发动和运行的全过程,信访请求权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且在 21页 [2] 杨适著:《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3页 [3] 梁治平等著:《新波斯人信札一变化中的法观念》,中国法制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