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看,“行凶”在前,“杀人”在后,无疑这里的行凶,是指故意伤害,包括故意伤害致死⑤。有的学者不赞成“行凶专指伤人”的解释,认为,行凶包括伤 男,河南邓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①参见赵秉志、肖中华:《正当防卫的立法进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1.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破坏。属性说。即认为社会危害性是因行为人侵犯了刑事法律规范而给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带来危害的行为属性。我们认为,所谓社会危害性,就是 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如故意伤害罪,就根据伤害的结果分为一般伤害、重伤害、重伤致死三种情况,相应地对它们规定了轻重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7.html -
了解详情
是零。在法人犯罪领域施行无条件威慑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许多罪行并不是要故意带来伤害。不具备犯意及未带来损害后果的罪行,不能被无条件地进行威慑。 2、 是可以预料到的情况。但是,我们的讨论并不局限于涉及到不对任何个人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即便对于职员施行刑事处罚是适当的,但是,仍无法证明对法人追究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4.html -
了解详情
,如强盗强奸致死伤罪、强盗致死伤罪等,行为人对死伤结果一般解释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情况。 日本刑法对共同犯罪采取分工分类,将共同犯罪人分为共同正犯、从犯 ,“结果犯的成立要求对结果有预见,以药物或其他方法对怀胎妇女堕胎并产生了致死的结果。作为结果犯,只要其正犯具有堕胎的意图就足够了。……从犯的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行为不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可能触犯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罪。私人施加私刑的情形不胜枚举,如复仇,讨债人对债务人非法拘禁或 采用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等非法手段逼取口供的行为。在古代,口供被视为刑事案件最重要的证据。中国有“断罪必取输服供词”和“无供不录案”的说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4.html -
了解详情
个行为有程度上的重合,相似于一个行为人在犯了伤害罪的基础上又出于杀人的故意将被害人致死的情况,这确是实质上的数罪,但因 相关规定 (一)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提高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0204.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被告人李建国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同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属于激情犯罪,但认为激愤持刀伤害并致死人命并非依法从轻 [33]便是被告人郑民生在悲观厌世,报复社会的反社会情感支配下实施的恶性刑事案件,其行为表现出行为人极大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故死刑的量刑判决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31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顾问、律师、中国中央数字电视法律频道制片人。专业领域 重大、疑难刑事案件辩护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案件 死刑辩护、商事犯罪辩护、无罪辩护 北京谢通祥律师:首先 人员又重新犯罪,此次又把警察马某殴打致死,还有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以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温珂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3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害程度等。家庭暴力的核心是权力和控制。加害人存在着通过暴力伤害达到目的的主观故意,暴力行为呈现周期性,并且不同程度地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或心理伤害 根据此类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事实认定,应当适用民事诉讼的优势证据标准,根据逻辑推理、经验法则做出判断,避免采用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558.html -
了解详情
,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此处情况类似于行政机关移交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刑事案件。由于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已为纪委所掌握,行为人又是一般性地承认纪委所指证的犯罪事实, 起来,则会导致不恰当的结果。如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在服刑期间如实供述了另一起伤害他人致死的案件,合议庭成员在认定这一行为的性质时产生了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1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