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合法权益 司法救济新途径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2001年11月,《海南日报》报道了这样一起案件:东北人餐厅的女服务员在下班回宿舍的路上,因穿着稍嫌暴露,被一群“烂 刑后民意见持有者中最大的障碍或困惑可能还是认为,此类民事案件有关的刑事案件都没判,民事案件没法判。笔者以为,如果仅凭此点就完全否定另行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4.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因此,完全可以刑民分离,法院先行移送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延后了民事案件的处理,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此外,即使其他当事人无过错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注释】 [1] 何帆著:《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6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5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案件中在逃人员如何处理,这是导致各地法院是否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列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并缺席判决的做法不一的重要原因。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 虽不是致害人,但其和对该犯罪行为负有赔偿责任的人一样均可以成为附带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审理的过程中,因被告人死亡而需要确定继承人参加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目的是为推动司法部门尽可能多地适用简易程序,但由于简易程序 立法意图、诉讼原则、操作规则等方面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若将刑事、民事案件合并审理,则必然会造成程序上的混乱与冲突。 1、关于二审能否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因经济性质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更为明显与突出。界定这类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的范围,可以从另一方面防止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诉讼法》仅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二年,但并不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生效民事裁决提出抗诉的期限和次数,致使大量无期限限定的当事人申请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37.html -
了解详情
因经济性质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更为明显与突出。界定这类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的范围,可以从另一方面防止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诉讼法》仅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二年,但并不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生效民事裁决提出抗诉的期限和次数,致使大量无期限限定的当事人申请人民检察院行使抗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2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无法让检察机关及时进行监督,削弱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如在一些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就发现办案法官有联合一方当事人徇私舞弊的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7~98 [7]翁晓斌,方文晖.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合理性[J].北京:人民检察,2001.4 [8]邹海军,张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不力表现得较为突出。另外一些法院或以刑罚代替损害赔偿,驳回被害人的附带民事请求,或以被告人满足损害赔偿要求视为悔罪表现而大幅度减轻刑罚,这些都影响了 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民事案件继续审理。对于刑事责任承担人的侵权行为与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行为竟合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6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做出正确的裁判,特别是在竞合行为中,由于审判人员对行政附带民事案件将行政与民事分别审理而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也就难以保证相互矛盾判决不会出现 永善诉焦作市影视器材公司房产纠纷案以及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相邻权纠纷和行政规划许可案件都说明了目前行政诉讼立法在解决此类问题上的滞后性。在袁雅琴不服上海市房屋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21.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什么诉讼形式进行审理,存在很多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甲起诉的案件性质是行政诉讼,甲起诉建设局要求确认规划行为违法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要求 没有被确认违法,则根本谈不上行政赔偿诉讼。但在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只能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划分民事赔偿责任,而对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无法审查。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