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善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可以从另一个向度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二)当事人制度与程序诉权保障之冲突及其矫正《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 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有权进行诉讼的场合,并用它作为确定法律关系外的第三人能够成为适格当事人的标准。在民事诉讼中,只要系争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22.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审判机关通过审判方式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或权能。[20]有学者基于诉讼价值的角度,认为诉权不仅是作为各种诉讼形态之源的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也是民事 法学的学术版图,对弘扬程序价值、强化程序刚性、维护公民的宪法性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34]由此,当事人的诉权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会得到更为有效地保障,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62.html -
了解详情
的动机不纯,起诉乃至进行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并非指向民事纠纷的解决以及实体权利的保护。第二个层面是当事人行使诉权的本意虽无不当,但其 12.15. [3]陈桂明,李仕春.诉讼欺诈及其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1998,(6). [5]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法学家,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87.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德国团体诉制度为实现对一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法律的自接规定赋予团体诉权。日本则通过明示授权方式,表明了其在解决群体争议时对私人利益 ,中国律师,2001(5) [3]彭亚奴 王刚 群体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的法理分析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中当事人制度及其完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代理人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进行刑事诉讼或附带民事诉讼。5、直接起诉权。也即现行刑诉法第170条所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 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被害人的地位由原来的刑事诉讼参加人提升为当事人,并将被害人陈述作为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在诉讼中予以充分重视。 2、在总则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生产关系相对单纯,个人尚不具备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能力),以保护私人利益为中心的诉权理论在实践中不会遭遇严峻的挑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的诉权展开研究,从目前资料看未见界定环境公益诉权的著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的通说认为,诉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法院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28.html -
了解详情
来指定社会公共政策。美国司法追求对正义的实现,注意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在美国民事诉讼中,起诉时的当事人叫潜在当事人,原告是潜在原告,被告是潜在被告; 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358页。 [2]王福华著:《民事诉讼基本结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1.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的不相适应而引起的。其在诉讼中的表现就是诉权保护的不完善、不充分,具体体现在: 1.法院以建立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为名,推卸其本应承担 ,允许法院受理因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所引起民事赔偿案件,但同时又规定须以当事人的“虚假陈述行为须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调查并作出生效处罚决定”为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充分保障,不仅可以提高裁定结果的正当性机率,而且可以提升当事人等利害关系人对裁定程序及其结果的信赖度和信服度。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裁定之上诉审程序是否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对证人、鉴定人以及其他人处以罚款等处罚时,也规定应当使用裁定的方式,并且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合法权益,往往赋予其上诉权(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0.html -
了解详情
页。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被害人泛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包括公诉案件中的刑事被害人,自诉案件中作为自诉人的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中作为原告人的被害人 上诉权。主要理由:一是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其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必然要求,“凡当事人就应充分参诉,而充分参诉的最主要保障是程序参与者通过上诉或申诉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