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并且,这种责任是具有独立性的。目前,关于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主要观点分为三类,即固有与援引说,综合责任说和彻底独立性说。经济法的责任形式我认为不应该是民法、 义务措施说等。 在经济法责任的外延上,最为典型的是石少侠教授提出的将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区别开来。依这种观点,经济法责任是作为一种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65.html -
了解详情
和规范行政权作为主要调整功能的行政法排除在经济管理之外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法调整的是与经济关系没有直接联系的组织经济关系,也就是行政法 所囊括,而是散见在各个法律部门的规范中,形成了经济法规范的法域,这才是经济法的本来面目。经济法原本没有必要与民法、行政法进行区别,经济法应该是一个广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55.html -
了解详情
文艺表演活动,排除了非现场文艺表演但属于营业的活动。这表明,基于经济法的目的和行政法的目的,不可能对营业做出准确的表述,也不可能恰当地划定营业的范围。显然 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同时,它与商人、商行为又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没有营业很难确定商人的地位和商行为的范围。因此,营业的规制在商法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46.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公理性原则,因此,二者在层次和范围方面是存在着区别。 [9] 张守文:《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 宏观 原则的确立标准予以补充和强调。 [11] 张辉:《论经济法的核心范畴:国家经济调节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12] 张辉:《论宏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82.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连续性。在日本,因为民法典的制定采用的是原封不动的输入,其内容与土著法规范以及文化都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因此如果不对抽象的法规范加以具体说明,便不 。4、由单行法走向法典化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民事立法过程看,基本上是由民法经济法论争前的重视民法典编纂到其后的所谓“改批发为零售”,即单行法先行。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33.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禁止行政权力侵害民事权利国家与政府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政府是国家机关之一种,只代为行使国家行政权,无权干扰立法和司法工作 行政法,也要合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规定。民商法和经济法实质上都是对经济行政权的限制。因为行政权力与商事权利都是资源的法律配置方式,二者此消彼长。商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61.html -
了解详情
逐渐转到经济、贸易方面来,所以,我们加强了国际经济和涉外经济法的研究。不过,国际经济法和涉外经济法虽然紧密相连,但有重要区别,它们虽然都以不同的国籍 损失在内。此外,木珠同志在她的著作中不但讲述了中国涉外经济法的各种法律制度,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了中国涉外经济法的许多实践情况,提出政策指导法律、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20.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德恩(Dahn)才说:“商法是一切法律中最为自由,同时又是最为严格的法律”6、国际性。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 的地位问题是重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大课题,我们将从以下10个方面进一步概括商法与民法、经济法的内在逻辑联系和本质区别。注释:(1)从历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9.html -
了解详情
广泛,与其它经济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了竞争法在内容上相对独立的同时,又形成了与其它法律的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例如,不正当竞争行为典型表现形式 ,并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提出了经济法的“非独立性”观点。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民法和行政法的双重立法目的、两类调整对象、两种制裁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0.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实施或者保障实施“计划”,促进国民经济目标的实现。经济法与民法的价值取向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更具有社会协调性。就国民经济而言,社会协调性是 的需要,还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法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建立在两个支撑点上。1.立法上的支撑点一个法律部门的发展与完善,要求有一部能统领该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