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又难予做到每个案件当事人都能聘请律师参与诉讼,因此法院引导当事人举证成了民事诉讼中一个必要环节。所以我们要进一步规范 。2、进一步完善证据收集、保全制度。进一步淡化人民法院收集证据职能,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更加严密限制法院取证范围,规定法官不得随意收集证据,严格按照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5.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举证问题非常重要,明确其四个构成要件的内涵对于原被告的举证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试着就商业秘密之构成要件的内涵同举证责任的关系 ;从司法实践来看,人民法院在审理商业秘密民事纠纷案件中,已将商业秘密归入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承认了商业秘密在民法中的知识产权地位。参见廖朝平:《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9.html -
了解详情
也只有大量研究了具体类型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才有可能从中抽象出一般的举证责任分配标准,而不是拿已有的理论学说套用民事诉讼实践,让实践去符合理论( 中国民商法律网。 [15] [德]莱奥?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6] 董安生著:《民事法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2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责任不过是结果责任通过辩论主义在诉讼中的投影而已。(注:参见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其次,举证 而定,无法抽象地进行分配。再次,举证责任的倒置属举证责任分配的范畴,因而在对象上与举证责任分配具有同一性。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分为三个层次——法律要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2.html -
了解详情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以下。[25]参见刘荣军:《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以下。[26]参见肖建国:《民事 ,第105页。[37]在传统民事诉讼法学中,诉讼目的论、诉权论和既判力本质论被认为是民事诉讼的三大基本理论。参见陈荣宗:《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权利的规定明显存在不足。如在举证、诉讼中的监督权等方面,汤维建博士就主张“当事人对法院所分配的举证责任不服的,法院应当做出书面裁定。对此裁定当事人可以提出 中,也必然要触及到本文所论及的命题,即:《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和谐》中所涉及的因诉讼对抗而引发的诉讼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相信在国家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法体系在战后曾数次引进了英美法因素,其中宪法的制定确实是划时代的。然而,在民事诉讼中引进的交叉质证,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被评价为最糟糕的嫁接 积极作用。尽管这种改革最初可能是起源于一种简单的功利性动机(如民事审判中的举证责任,最初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而全力推行的),但一旦启动就可能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1.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的限制竞争行为即可。2、关于经济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任何诉讼都必须涉及到举证责任问题。在经济公益诉讼中,由于通常情况下原告和被告力量悬殊, 法规,给国家、社会公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20]所以,经济公益诉讼虽然与民事诉讼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经济公益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6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应该大体平衡。例如在最近轰动一时的证券民事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①。学者们认为上市公司经营具有相当强的专门性和技术性,而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3.html -
了解详情
森贝克的不适用规范说罗森贝克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说到底,就是法官在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罗森贝克是这样建构其证明责任 有争议的案件事实是否真实。现代诉讼制度实行证据裁判,法官需要依赖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举证活动和法庭对证据的调查来确定事实的真伪。当运用证据和证明来确定有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