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刑事责任的后果。其二,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处以刑罚轻重的标准,以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其三,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即刑事责任主要是通过刑罚来 出版社1998年版,第568-569页。 [30]王虎华:《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国际犯罪罪责难逃》,《解放日报》专家论坛,1999年5月14日第3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91.html -
了解详情
从理论上看比较妥当,只是为了避免按想象竞合犯处理不能很好地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不足,在司法实践中可以考虑将其他犯罪行为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来对待②。 修改为“从一重罪从重处罚”。该观点已经有人提出(参见吴振兴著:《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比较可取。②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60.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犯罪人判处的刑罚必须与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及 探讨分析[J].法制博览,2017,(07):187.[2] 高壮华.简论刑法谦抑性原则[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26(02):80-83.以上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911.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完全恢复,因此,需要对此类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当前,有学者认为该解释是存在法理依据的,即“被害人承诺 涉及重大的个人和共同利益而要求提起指 控;韩国刑法中规定有关强奸罪告诉乃论,“第 306条(告诉)规定,第 297 条至第 300 条,与第 302 条至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0896.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侵占罪的刑罚设置。具体而言,根据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罪责刑的三元结构中,刑事责任的大小决定刑罚的大小,这里的刑事责任是 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0页。 [17]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8]孙晓洁:《公司法基本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4.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基础上,考量行为无价值理论。 其次,适度的承认客观归责论和过失危险犯是刑事归责原则的有益补充。传统刑法的归责问题在于因果关系的判断,而风险 、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又显得监控不足。其次,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方面,在食品安全渎职罪出台之前,公职人员发生在食品监管渎职领域的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120.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法上不重要)的保护就会走向前台,这时,只要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为了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就应以对次要法益的侵害所对应的罪名定罪处罚。例如,刑法第314 而言,是罪刑相适应的。但是,根据刑法第91条第2款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32.html -
了解详情
玉帛。[6] 当然,恢复性司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恢复性司法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挑战,因为恢复性司法的前提就是要加害人主动认罪,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司法,那么加害人可能会减轻处罚甚至会无罪释放,这样就颠覆了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三,恢复性司法可能侵犯了被告人权益,因为恢复性司法要求被告人认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03.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较轻。从而,如果依据法定量刊幅度,判处其无期徒刑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1]。 然而,这个解释并不尽如人意。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与犯罪情节相对 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5}张大松.论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关系的合理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58.html -
了解详情
,越是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越应当依法从重从严惩处。 (三)社会危害性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关系 二者的关系也是完全一致的。犯罪人的罪、责、刑,都同 年11月21日报道:《发生在香港的一起行骗案》。 [4][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5]何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