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的规定)更加 为时不短的尝试和论证阶段。 一、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现状 证据开示的实践起源于传统的普通法国家。而英国普通法恰恰最初并不承认法院在刑事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意识增强和对 赃款赃物移交意识增强。 2、为构建新型刑事诉讼制度夯实基础。新型的刑事诉讼模式要求简繁案件有效 分流;要求审判人员不能过份阅卷,无论庭 于无人监督状态,在人 民检察院还未彻底脱离侦查权之前,作为人民法院对这类刑事案件的审查立案是完 全必要的,唯有这样才能使人民检察院成为更加公正、更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3.html -
了解详情
灵活处理便宜行事的自由裁量权,使得一些构成刑事犯罪但罪行较轻,依法可以免除处罚的刑事案件,不需要经过法院审判而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能终止诉讼,从而简化刑事 委托的律师担当公诉,检察机关应当将自己掌握的证据材料和必要的诉讼材料移交法院;对于不起诉决定适当的,法院应当以裁定驳回申请,对于这一裁定,被害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2.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不能处分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公诉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如果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应由公诉机关移交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公诉机关有权向行政 规定的救济途径自己寻求救济。 (1)被害人的自我救济途径 被害人是刑事案件中遭受侵害的一方,因而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如果有错误,被害人的利益就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html -
了解详情
时机等问题。以下作具体分析: (一)关于诉讼双方证据开示的责任。 在美国,刑事案件中诉讼双方的证据开示责任,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十分有限而且有争议 起诉状一本主义,检察官在提起公诉时仅提出起诉状,相关证据只是在法庭证据调查后才移交法院由法院保管。为此,现行刑诉法规定了双方在庭前作证据开示的责任。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评论》1995年1月号。) 三、关于我国证据开示的制度设置 我国新刑诉法就刑事案件中的证据信息沟通分不同的诉讼阶段作了三款规定:其一,侦查阶段,第96条 和少量的开示外,正式的庭前开示可安排在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指起诉书移交期日)后的五日以内。这样给检察机关与律师都留出一定的时间上的余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0.html -
了解详情
》第150条规定,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应当移交“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此处的“主要证据”如何理解,是指关于案件事实的基本证据,即支撑所指控的犯罪事实 是有些重要问题在司法解释中均无涉及。如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若当事人不提起自诉,而是请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查究犯罪人,如何处理?“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0.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2、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少年刑事案件的侦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3、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不妨碍侦查的情况下,应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和管理起来,等于让少年在走近十字路口时,就能看到红绿灯的引导,学校的接力棒便移交到了社区。当然衔接是双方的,教育部门也应当要求学校提前、主动与社区沟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5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规定,由于此前公诉方只移交主要证据,法官又只是程序审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法官得出案件事实清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实践中也几乎 思想的指导下,与其机械的适应审限,硬性地强制执行,不如积极地对这类轻微刑事案件做化解矛盾的工作,促成当事人的调节或和解,即有利于社会稳定,实际上也节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整个活动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牵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死刑裁判一旦作出并被移交有复核权的法院进行核准,被告人就对死刑复核活动本能地持有一定的期望,并与 普通救济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看来,构想中的“三审终审制”不能仅适用于死刑案件,而应逐步适用于全部刑事案件。从改革策略上看,我们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