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法院的受案范围,降低法院的诉讼费用,使法官真正成为一个受人尊重和爱戴的职业,使法院成为人民身边的、能够便利使用的权利保护神。法官队伍大量减少,受理 组织松散,有解体的趋向。解决的方法:首先,建立民间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核制,将民间调解机制纳入司法轨道。即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由双方送交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60.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把人民调解窗口改为大调解窗口 人民法院附设人民调解窗口本质上是法院附设ADR的一种。人民调解窗口的名称不够准确、涵摄力过小 立案的,以及立案后同意委托大调解窗口调解并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诉讼费用的减免。通过诉讼费用的减免,最大限度地鼓励当事人利用大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0.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建议以下几种人员可以作为法院附设调解人员:1.离退休法官;2.诉前法官;3.人民陪审员;4.民间调解机构的人民调解员;5.司法助理员;6.在当地具有 1.有证据证明违反法定程序;2.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的规定;3.有证据证明调解协议是在被胁迫、欺诈、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达成;4.有证据证明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14.html -
了解详情
之事务,形成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根据该原则,双方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如果当事人选择了非正式纠纷解决方式解决,那么法院只得坚守不告不理的原则 。解决民间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关键在于承认民间调解正当性的前提下,使其如何更好地与诉讼相衔接。“应在《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9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案件和婚姻家庭案件委托工会组织和妇联参与调解,对其他社区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调解,使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效衔接。还可以在辖区机关、社区、企事业 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就给与从宽处理。对积极赔偿的被告人可酌情从轻处罚,但对于经调解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要及时进行判决,而不能以此为由对被告人从重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的规定,联合县司法局于2007年8月制定下发了《关于诉讼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实施细则》,并已贯彻执行。主要方案就是在县辖区各司法所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 ,积极动员被告亲属参与应诉,与原告协商达成代为履行义务的调解协议。4起案件中均由被告的近亲属担保,案件调解结案后,除一件履行期限尚未到期外,另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外调解两大类。诉讼外调解主要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内调解只有法院调解。法院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 合意的达成。再次,无故增加他人成本的一方(例如对调解协议的反悔),应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以免诉讼成本的增加和他人程序收益的减少。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来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7.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解决纠纷。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因此,在调解中,即使案件事实并不完全清楚,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也不会妨碍调解协议的效力,因而将“查明 1994年版,第54页。[4]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5][日]谷口安平:《程序公正》,载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5.html -
了解详情
的遵循是无条件的,非此不可的。这也是判决产生强制力和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和依据。而在民事诉讼中,调解协议的达成以诉讼当事人的自愿为基础,这其中包含了诉讼 和完善,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和发扬原有制度的优良传统、优点及长处;二是适当超前考虑与人民调解、诉前调解等社会调解体系相配套及立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7.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审判权说”,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强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认为调解就是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结案方式;(2)第二种观点是“当事人处分权 争议的优点。因此建议在民事诉讼法中增加规定:“当庭达成调解协议的,除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外,应当在10日内送达调解书。”附注:(1)李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