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事立法的这些演变说明什么呢?它说明:第一,上述八种(或八类)犯罪是严重罪行;第二,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上述8 和更严格适用假释等措施,而对轻罪则采取如转处罚金、周末监禁、社区服务和放宽缓刑的适用条件等一系列较缓和的社会化处遇措施。因此如果只罪分两等(即重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7.html -
了解详情
人很赞赏客观真实论,因为这种理论可以为武断提供根据:不管实际所凭借的理由是什么,司法所认定的就是客观真实,无需争辩且无可争辩。而现在,司法部门的某些人很 清晰,格式规范,决定予以受理。孟广虎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4万元。[39] 本判例被称为中国辩诉交易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6.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14周岁前一天与14周岁后一天实施同种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到底有什么不同,但其受到的刑罚却有天壤之别。在这里不禁让人怀疑以年龄为标准作为 减刑假释作特别规定,放宽其适用条件,扩大其适用范围是完全必要的,符合法律着力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本意。 (二)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并建立相应健全的缓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2.html -
了解详情
对军职罪刑事责任根据的影响 刑事责任的根据,从犯罪行为人的角度来分析,是指行为人基于什么理由承担法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 刑罚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执行方式,即战时缓刑制度的适用。战时缓刑制度是指在战时,被判处一定刑罚但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的犯罪军人,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69.html -
了解详情
更加充分,裁判结果信服力增强。在司法实践中,被告人最关心的不仅是给他定什么罪,更关心判他什么刑。在以法官为主的量刑机制下,一个可判3-7年 的盗窃行为不具有破坏性,案发后自动投案自首,并退赔了被害人损失,建议对被告人适用缓刑。综合本案具体情况,法院认为公诉人的量刑意见合法有据,予以采纳。对辩护人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06.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量刑裁判不受量刑建议所设定的量刑种类的约束。尤其是在无期徒刑与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实刑与缓刑、监禁刑与非监禁刑之间,法院既不受当事人各方量刑 ,或者建议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根据某一特定量刑情节,法院究竟应从重到什么程度,或者从轻或减轻到怎样的地步,则很少有量刑建议能够准确地指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5.html -
了解详情
学的研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研究,现代刑事政策在怎样处理犯罪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来战胜犯罪方面,大致已经形成了以下三个共识:第一,立法者为了 美国还有一种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非刑罚化的犯罪反应方式,这就是缓刑监督(probation)。缓刑监督,是指法官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作有罪宣告而不判处其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5.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法庭,必须立即宣布暂缓作出二审判决,查清李庄认罪是在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还是确有背后交易导致以认罪换缓刑。如果法官们确认一审所认定事实无误,那么就应该 要专注每件事的可能性和潜在价值上。” 基辛格谈他从历届美国总统身上学到什么。· 李光斗:犹太教教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真理赤裸着身子,冷得浑身战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19.html -
了解详情
示对其严厉的谴责和否定。所以,刑事责任存在的根本动因即不是什么神的意志,也不是什么抽象的道义和社会利益,而是统治者为保护其利益和统治秩序的需要 则基于人身危险性无明显差异采取等同主义。在对累犯、初犯区别责任,以及减刑、缓刑、假释等刑事责任制度问题上,客观主义无法提供理论上的论证,而主观主义则有符合逻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0.html -
了解详情
此种考察方式和内容随意性可想而知。另外,暂缓判决的条件不是十分清楚,也就是说,适用暂缓判决的案件类型以及适用什么范围内的法定刑,有没有犯罪情节轻重的要求,司法 犯罪情节应当判处刑罚5年以下,或者过失犯罪者。规定5年是为了能更好的区别于现有的缓刑制度中刑罚年限,从而在实质上给予未成年被告人更好的适用暂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