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以之作为民事法律主体。这些事,今天回想起来,都是令人感慨的。在合同立法方面,三个合同法并存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时代在前进。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 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们还吸收采用了一些最新的国际公约和示范法(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规定。这都使我国的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991.html -
了解详情
已成为国际上一种立法趋势,被各国立法及国际立法广泛采纳。《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也抛弃了大陆法系的“名义”标准,而更多地采用了英美法的观点。 并不以代理人存在违约事实为必要条件,当事人的介入权本来就是代理关系中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合同履行方式。且现实生活中往往也存在委托人因为其他原因而确实需要介入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2.html -
了解详情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由于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去选择法律,能够适应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涉外民事关系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的需要,可以避免由于某一种 地确定合同最密切联系地的方法,同时仿效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准据法公约》,兼顾了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特征性履行的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858.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行业惯例或履约过程,得到推定证实。《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或以书面形式证明,在形式方面也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41页;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24]B.s.Markesinis、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106.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行业惯例或履约过程,得到推定证实。《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1条:销售合同无须以书面形式订立或以书面形式证明,在形式方面也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41页;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编译:《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24]B.s.Markesinis、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0.html -
了解详情
其代理行为而直接与被代理人联系,此时不公开被代理人的身份更为符合代理人利益。对于合同相对人而言,其可以借助代理制度直接向被代理人主张权利,更有利于其自身利益 合同义务主体的负担,与合同法未有根本性冲突。 由于迎合了经济生活的内在需求,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制度开始走出英美法系。《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1.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可预见的损失的赔偿责任,使得违约方的负担与其最初设想的风险及通过合同可获得的利益极不相称。[8]822Stone 认为,可预见性规则是一个防止间接损害 遥远的讨论,须以因果关系被证实为前提;[5]1440《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之中,损害赔偿责任均受到因果关系要求的限制,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707.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的完整性,以及行纪合同作为一种合同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未来民法典代理章规定间接代理制度,并借鉴英美法系中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制度,以及《欧洲合同法原则》与《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等有关内容,规定间接代理中被代理人的介入权、第三人的选择权以及被代理人和第三人的抗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2.html -
了解详情
与原告高某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被告主体不适格。但被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向合同相对人披露过A公司。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两种间接代理情形:一种是《合同法 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该条实际上移植了《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第13条的内容。该条既承认了合同仅约束第三人与代理人的一般规则,又规定了受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3.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的完整性,以及行纪合同作为一种合同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未来民法典代理章规定间接代理制度,并借鉴英美法系中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制度,以及《欧洲合同法原则》与《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等有关内容,规定间接代理中被代理人的介入权、第三人的选择权以及被代理人和第三人的抗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