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罪,也应当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理由如下: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是单位行为、职务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履行 角色,且产生一些实践操作上令人困惑的问题:法院在这类案件的立案侦查、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中处于什么地位,充当何种角色?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不同意立案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6.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均列为被害人让其参加到刑事诉讼中来,标准很难把握,也不利于对刑事案件的审理。 (三)享有刑事诉讼法赋予的对犯罪的追诉权和其他诉讼权利。被害人 诉讼的权利和依法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前者体现在公诉程序中,后者体现在自诉程序中。在公诉程序中起诉权仅属于代表国家的人民检察院,被害人虽然被赋予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0.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顺序,即先就案件的原因举证,再就犯罪结果举证;先果后因的举证顺序。其优点是有助于把握事实之间的关系。四是按照共同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主次地位。一般是 都比较清楚,可以一步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大多数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则应分成两步进行:庭审的中心任务是解决证据资格问题,也就是证据的采纳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8.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作为民事行政检察程序中一种重要的非诉讼活动形式,已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立法的缺陷和法律本身对检察机关行使民事 措施后,审判人员以为一保即了,以保全裁定代替案件的实体判决,不及时审理案件,久拖不决,致使被申请人遭受的实际损失远远超出保全请求额,申请人所作的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故应通过立法予以完善,使这类犯罪能得到及时的处罚,维护法律的尊严。 3. 通知(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程序中的问题与对策 必须通过立法确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而是积极的法庭调查主持者、指挥者,也是案件的审理者、裁判者,并拥有调查案件事实、证据的权力。因此,在听证的同时向证人发问,也使法官行使职权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2.html -
了解详情
环节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是在刑事部分的审理过程中提起。有的就由审判庭直接受理进入了审理程序,而立案庭却不知道还有附带民事案件,造成了一些附带民事案件 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相当程度损害的犯罪案件,既没有具体的受害单位、也没有具体的受害个人,比如破坏环境资源、国家财产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负刑事责任。 解释一:199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刑法第30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 的制约,因为其政策化倾向就较不明显;而在单位犯罪的语境中,刑罚没有受到民商法的制约,只要一重法定程序刑法就可以完成其调整机能,因为刑法体现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49.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关于审限问题,特别是死刑案件的审理期限问题。近几年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有所增多,而司法资源相对不足,审理难度增大,很难在现有期限内审理 法律的外行,没有法律资信也没有法律权威更不熟悉案件,往往成为刑事和解程序中的傀儡。 *本文参考了《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年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手段及社会影响都不是很严重,作为被害人对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是比较清楚的,不需要动用侦查机关的力量去侦查,也不必由人民检察官作为公诉人,向具有管辖权的 被害单位自诉权,被害单位也是通过获得经济上的赔偿或者补偿来完成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和惩处的。而经济赔偿完全可以在公诉程序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完成。 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六、关于立功线索的查证程序和具体认定被告人在一、二审审理期间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 ;(2)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单位犯罪案件中,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而自动投案,如实交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