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某些情况下,应当从公共性、公正性、透明性及程序保障的角度出发,对私法加以修正适用。[20]这一观点对上述第二种观点稍有修正,承认了非权力性法律关系中 时效与行政法的起诉期限虽然同为一个制度,但因为行政法的特性,却不能在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上直接适用民法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再如,法院直接适用诚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91.html -
了解详情
其二,与德、美的权力制衡型立法模式相比,我国因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授权立法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因而也不能针对行政授权立法进行司法监督,由此使得我们丧失了 立法的事先审查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并促进备审制度付诸实施;其二,将公众监督更大范围地引入到行政授权立法程序中来,以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7.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阶段于2007年12月31日将民事诉讼庭、刑事诉讼庭及行政诉讼及惩戒庭缩编为一庭。第三阶段于2010年12月31日达成大法官掌理诉讼审判权、 泽天译,台湾《司法周刊》2009年第1425期。 [37]参见黄朝义:《刑事第二审构造及其未来走向》,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7年第143期。 [3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9.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在征收的定义上就有巨大争议。从司法实践来看,在行政诉讼中,由于行政机关的强势地位,条款越有争议,对行政相对人越不利。而如果兼并重组方案不被 人大及其常委会(尤其是前者)的民意代表性要强于政府,在这个意义上,其更能代表普通公民利益;第二,立法程序相对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出台程序更为严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7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不作为的行政决定通常不会构成与民事纠纷的交织。第二,作为附属问题出现的行政决定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的关联性。作为证据能力的关联性是指作为 民事庭与行政庭互不干涉内政,各自独自审理。但是由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在适用原则、证据制度以及审判程序上的诸多区别,导致裁判结果会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三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3.html -
了解详情
,等等。查明杀人的全部事实,查获杀人犯罪的嫌疑人,则是立案以后侦查阶段的任务。第二,是法律条件。这是立案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即立案要求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的方式把刑事侦查措施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但是,如果没有审前司法审查机制的存在,要确保侦查权的不被滥用,并实现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护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74.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法》规定的一部新的法律的制定程序而行。总之,修改权的集中和修改的系统性、程序性是立法权全方位设计法律理念的基本内涵。 第二,权力救济无禁区的法律理念。 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来看,我国各政府部门之间并不是从权力让渡的角度检讨或处理自己在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地位的,而是都想从这一制度中获取本部门的权力,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15.html -
了解详情
等行为时,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难以获得迅速而有效的解决。 第二,如果国家只是在权利救济的途径上广开法院的大门,而不重视权利救济的实效性,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实效性。在更根本的层面上,行政诉讼类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设置,有助于行政诉讼程序的正当性以及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的重新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0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方就可以向法院提出要求确认侦查人员非法取证、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在第一审程序中,这种涉及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的申请一直到法庭辩论结束之前都可以 机制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程序性裁判的重要性,就像行政官员出庭应诉对于行政诉讼的重要性一样。 六、结语徒法不足以自行 上述分析已经显示,至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0.html -
了解详情
他指出,一般是用什么来保证法律的实行呢?第一、对法律的实行加以监督。第二、对不执行法律的加以惩办。[20]对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容,列宁作了这样 的同时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公共利益。表现在行政诉讼制度中,忽略了通过行政公诉保护公共利益的程序。[22]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公益被侵犯而得不到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