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刑律》第38条规定:死刑用绞,于狱内执行之。 第三,对未成人犯罪的惩治教育。 《钦定大清刑律》第11条规定:凡未十二岁人之行为,不 一般人以期防止将来的犯罪,即所谓的一般预防主义。新派认为刑罚是为了防卫、保全社会,教育犯罪人兼以使其再社会化为目的,与其说威吓、警戒一般人莫如说是使犯罪人自身得到改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4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只推给社会和学校。家庭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勿庸质疑,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确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剧增的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的失误才是 降低父母的期望值。从而使家长建立正确的治家目标,从强求孩子成龙到先让孩子成人,从对孩子生活服务到生活指导;从对孩子单纯的学习督导到引领其多方面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39.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精力开展法庭教育,突出法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简易程序案件中,审判人员应发挥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合力作用,强化庭审教育,使被告人深刻认识犯罪危害性,并唤醒他们的良知,从而改造挽救他们。 注释: [1]佟丽华.未成年人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律出版社,2001:176. [2]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16.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无论是适用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的案件,都充分地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制作未成年人裁判文书时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制作一丝不苟 、推出了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制度。法定代理人诉讼参与制度,即是在审理未成人刑事案件中,注重依法保障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充分发挥法定代理人在维护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39.html -
了解详情
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颁布实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一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且努力把我国的法律、政策与贯彻有关保护未成人的国际公约紧密结合起来。《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10.html -
了解详情
而造成的社会资本存量不足 人口流动加剧,单位制逐渐解体、婚姻家庭道德滑坡、学校教育缺失等等,最终导致个体与社会网络间的纽带联系下降,社会资本存量不足, 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根据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非正式社会控制弱化是促使成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控制成年时期犯罪的发生,就必须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69.html -
了解详情
刑的错误印象,影响其正常的刑罚观念。对未成人处以罚金,因为其无法承担或不由其承担,故发挥不了行刑教育的效果。相反,将罚金转由其监护人承担, 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三条明文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应当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除该解释对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作出了特殊规定外,《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56.html -
了解详情
清刑律》第38条规定:“死刑用绞,于狱内执行之。” 第三,对未成人犯罪的惩治教育。 《钦定大清刑律》第11条规定:“凡未十二岁人之行为, 人以期防止将来的犯罪,即所谓的一般预防主义。新派认为刑罚是为了防卫、保全社会,教育犯罪人兼以使其再社会化为目的,与其说威吓、警戒一般人莫如说是使犯罪人自身得到改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72.html -
了解详情
商业信用缺失在我国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要从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强化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障、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公开商业信用信息和完善监督 道德教育着手,从儿童的言行教育开始,延续到成人的公民教育,再到职业道德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日常的继续培训和考核工作之中。从为人之本方面分析,孔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2.html -
了解详情
。杨某因强奸罪终于踏入了监狱的大门。 3、学校对后进生、双差生的疏于教育管理甚至歧视、鄙夷加速了其走向犯罪的步伐。 对后进生和双差生,一些学校 诸多方面的诱因。因此,要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除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外,还应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