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同一个罪名中,各地判处死刑的标准也不一致,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毒品犯罪等都有很大的差异。(23)毋庸置疑,死刑适用 。 (24)张远煌:《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与废止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25)两个基本是指据以定罪量刑的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5.html -
了解详情
复核权重新收归最高人民法院之前,实践中已有不少高级人民法院鉴于刑法分则规定的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数额标准不恰当,而根据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对死刑适用总 . {5}胡云腾.关于死刑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裁量(C)//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8129. {6}龙洋.关于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256.html -
了解详情
? 笔者主张,通过限制乙的盗窃罪刑罚(不得适用无期徒刑,参考等量的盗伐林木罪的量刑标准酌情从轻,必要时动用酌定减轻处罚条款),缓解上述罪刑失衡。理由是 。 [72]梁根林:《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以下。 [73]白建军教授的研究表明,保险诈骗罪、盗伐林木罪的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0.html -
了解详情
? 笔者主张,通过限制乙的盗窃罪刑罚(不得适用无期徒刑,参考等量的盗伐林木罪的量刑标准酌情从轻,必要时动用酌定减轻处罚条款),缓解上述罪刑失衡。理由是 。 (72)梁根林:《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以下。 (73)白建军教授的研究表明,保险诈骗罪、盗伐林木罪的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0.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基于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或允许。如果行为人合法持有毒品,则不构成犯罪。即依法生产、使用、研究毒品的人持有毒品时,是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如 当毒品在一定时间内由行为人支配时,才构成持有,至于时间的长短,则并不影响持有的成立,只是一种量刑情节,但如果时间过短,不足以说明行为人事实上支配着毒品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47.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的横向层次性,是指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不同的犯罪乃至同一犯罪在定罪与量刑上的证明标准,事实上存在着的差异性与个别性。如前所述.我国当前刑诉法 民丽,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注释】 [1]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2]参见聂立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7.html -
了解详情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6年12月5日发布了《关于重大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和毒品犯罪案件基本证据及其规格的意见》等。[20]地方有关死刑案件证据运用与非法证据 12]前注[10],陈瑞华文。 [13]参见陈瑞华:《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4]参见王剑虹、任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有时可能难以做出形式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违法性与有责性的实质标准。[22] 虽然折中说试图对立法者意思说和实质说进行折中以扬长避短,但笔者认为, 构成犯罪,而且不像日本刑法将吸毒行为也规定为犯罪。这样,一方面,尽管毒品犯罪侵害的是公众健康这一社会法益,但从立法者没有将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9.html -
了解详情
认同,如1999年10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 :《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及定罪量刑标准通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 [6]参见王志远:《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载《刑法论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0.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我国现行参与犯处罚条件设定的主体间制度思维模式。 【关键词】教唆 帮助自杀 共同犯罪主体 解决矛盾 一、我国教唆、帮助自杀的实践处理方式所引发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 伟:《刑法适用疑难问题及定罪量刑标准通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 ⑹参见王志远:《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载《刑法论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