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权很薄弱,其检察监督的范围仅仅限于民事审判活动,其方式仅为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然而,民事检察权仅有抗诉权能是不够的。从相当意义上 立法状况所证明,尽管各国对检察机关的性质认识不同,其实并不影响检察机关享有民事诉权。 参考文献: [1] 孙谦 , 检察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7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起诉的案件处理稍有不当,后果可能就是令法官非常不愉快的抗诉。再者,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所产生的作用会破坏法官自由心证的原则,实际上造成 现代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0。 [6]李祖军,田毅平.民事诉讼目的论纲[J].现代法学,1988,(5):53。 [7]张铎.试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89.html -
了解详情
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99. 〔4〕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配置及运行设计[J].浙江社会科学,2002,(5):84. 作者: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6.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贯彻执行政策法律,保证案件质量。合法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保证。 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现状导致的种种弊端 1、违背调解的原则 一些审判人员,在主持 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为由而不予立案。 四﹑对改革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几点想法 笔者认为,要革除现行调解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生活的保护性、干预性和制约性。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检察机关拥有提起民事诉讼权,即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提起 拓宽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实效。当前,我国民事检察监督侧重于对业已生效的确有错误的法院生效裁判依法提出(提请)抗诉,这对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6.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修正案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和检察院抗诉程序进一步程序化、法定化和形式化。但是,整体而言,立法者寄希望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监督程序来解决申诉难问题 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是否需要通过再审程序来救济?关于管辖错误之救济,民事诉讼法不仅赋予了当事人提起管辖的异议权,而且当事人可以对管辖之裁定提起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0.html -
了解详情
来源。 2、加大措施,狠抓办案,提高民事行政检察案件质量。民事行政抗诉案件质量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也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落脚点和归 宿, 大力加强民行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要对基层院民行科干警进一步加强民事、商事、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办案实务、案例研讨、汇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03.html -
了解详情
与监察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建立了较为科学独特的民事检察监督。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转轨期、加入WTO过渡期的条件下,人民 与展开;若审判权呈现非公正、非有序、非廉洁运行时,民事检察权的评价功能(调查、审查、抗诉、侦查、建议等)随之有序启动,从而实现了对审判权与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76.html -
了解详情
职能行使的一种误解,监督不是监视,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是通过对违法判决的抗诉和对审判人员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提起刑事公诉来实现的 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4页。 ②杨立新:《民事行政公诉制度研究》,载于杨立新民商法评论(www.yanglx.com)2003-10-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转变,强调当事人的作用和责任,弱化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的干预,更加倾向于重视程序公正和相对的客观真实即法律真实 。如在我国法学界,对抗诉机关是否承担举证责任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各地法院的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常常导致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