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规定,从而造成了简易程序不简易的尴尬局面。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存在着严重缺陷,实践中暴露的问题违背了立法者的 数额,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关于管辖制度,为方便当事人的诉讼,可以对“原告就被告”原则进行一定的变通,赋予双方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承认小额权利人所在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7.html -
了解详情
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是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审前准备程序已成为民事诉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就审前准备程序的两种模式-美国审前准备程序与德国审前 和答辩的事实。《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原告向法院提出诉状,法院书记官签署意见,制作传唤状。起诉状与传唤状由原告送达被告,被告于20天内提出答辩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6.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的发生而丧失。要使审前程序发挥整理争点和证据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就必须建立答辩失权和证据失权制度。但是,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有代表认为,不管如何操作,要在审判实践中完全统一原、被告双方的举证期限是不现实的,也无此必要。原告并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事实上,在起诉之前,原告往往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根深蒂固的“重刑轻民”和 “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罪犯权利的民事诉讼法保护问题却逐渐走向边缘化。 现行宪法2004年修正案的显著亮点是把“国家尊重和 能够顺利被执行,一般地域管辖的确定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但是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则实行“被告就原告”的确定标准,致使被监禁的罪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5.html -
了解详情
货车的乘客,该车与D驾驶的汽车相撞,D和D相互指责,法院裁定由D承担事故责任。在此情形下,胜诉的被告D有权从原告P获得 费用保护)规则》。《1999年接近司法法》和《民事诉讼规则》设置了新的法律服务委员会,作为社区法律服务署(theCommunityLegalService)组成部分,保障依经济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5.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使各个理论板块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整合。[③]其间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就我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体系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对于哪些理论属于基本理论及哪些理论 是个人对国家所享有的通过民事诉讼实现权利保护的要求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的权利,它可以存在于原告或被告的任何一方。权利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7.html -
了解详情
与代理人的身份发生矛盾时,其应该作为当事人,还是代理人,或者以此种双重身份参加诉讼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若其只能在当事人和代理人之中选择一种身份,那么 以一种身份参与民事诉讼,由于其具有双重身份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案件的审查审理不能顺利进行。如在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中,原告为母亲,被告为儿子,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但目前在实践中对此认识不一。在此笔者试图就检察机关提起或支持民事诉讼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检察机关的性质及其代表国家提起民事 现在法庭上。例如,1997年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检察院以原告身份对方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汤卫东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撤销二被告之间所订立的国有房屋的买卖契约。此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1.html -
了解详情
和审前会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民事诉讼准备程序。 关键词: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重构 引 言 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是指原告诉至人民法院后正式开庭审理之前, 《规定》改变了以往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明确规定了在受理当事人起诉及通知被告应诉时,法院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间,当事人也可协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html -
了解详情
专属管辖会引起诸多问题,尤其是派生诉讼是针对公司代理人的违法、不适行为而提起的,如果这些致害人分处异地,则实行原告就被告的地域管辖原则困难很大,不仅股东 诉权在程序上的法理依据,依据不存,制度焉附?保障股东诉权的行使,首要问题是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程序立法上确立广义当事人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告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