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怀疑的表述规定了一个非常高的证明标准,它甚至是如此接近确定性以致几乎没有什么分别。[33]但是,无论这一证明标准如何高,它也不等于绝对确定,并不是因为 方面的经验,以合法证据的优势证明作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但对于涉及国家社会重大利益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则应更加严肃对待。 需要指出的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3.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与具体制度的关系:暂时不要追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证据,将这一问题换成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诸如,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证据概念?怎样才能使这一概念与 因此,证据不同于事实,它只是当事人用以证明其主张的依据或方法。 最后,民事诉讼的证据概念应体现出鼓励当事人积极举证的一般原则,因而不宜对方法、依据作过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笔者认为,该规定对非法手段的认定同样适用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收集证据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行为。 最高法院法复(95)2号批复认定秘密录音 的准备阶段根据案情,召开庭前会议,明确案件争议焦点,交换核 对证据,使被告知道原告将以什么证据来起诉,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原告懂得被告将用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79.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人民法院就得再审,并且由人民法院承担错判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但当事人、社会各界会认为是 审判监督程序,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首先应解决再审程序设置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问题。我们要破除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再审指导思想,那么应以什么来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义。 在过去,尤其是在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行之前,我国民事诉讼过分强调法官对证据的职权调查,当事人只需要提出事实主张,法官就会根据当事人的事实 诉讼法》尽管强调当事人举证,但却规定法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由于什么是必要情况规定不明,以至于轻举证、重调查的问题仍然惯性式地存在。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01.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相应的规定。由于这几年一批实体法的制定,法制进一步健全,民事诉讼程序方面,需要做些补充修改,以便于实体法配套衔接。[27]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 的若干规定》(199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需要,可以依职权主动地进行调查取证,且调查所得证据一般情况下具有优于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效力。因此,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的现象在以往的民事诉讼中屡见不鲜 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注释: [①]引自傅静坤:《法国民法典》改变了什么,《外国法议评》,1996年1期。 [②]引自朱苏力《送法下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9.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弱化了法院的职权,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了更多重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简称《证据规定》)等,这些司法解释又进一步削弱了法院职权,基于民事 存在的事实。发现事实是法官的审判任务,但审判不仅仅是为了确定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还有支持社会政策、节省财力和人力、取得司法制度的效益及恢复安宁等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11.html -
了解详情
含义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在民事诉讼中使用提供虚假证据欺骗法院,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8期。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法定刑的高低判断不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通常是可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31.html -
了解详情
用来证明案情内容的真实,还是用来证明案情内容的虚假,都可能构成伪证罪。 另一方面,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是法庭证据,甚至可以说,不呈给法庭的证据就不 破案,以什么性质的案件破案(结案或销案);需不需要起诉,以什么性质的案件起诉;其中的证据不足或证据虚假,都可能造成侦查工作的偏差失误,轻则增大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