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否认,另一人供认罪行,则否认者将被判10年,而承认者将被释放。 在这种情况下,两人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困扰了众多的学者。不同 教廷的上诉 [60]。这些权力,英格兰国王直到15世纪宗教改革时才一一收回。至此,英格兰教会法庭和世俗王权之间的管辖权范围基本确定。教会主要管辖两类案件:关于精神和宗教事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60.html -
了解详情
到的其他不利后果。君当看出,在此,义务这一概念的含混模糊是如何一朝廓清的,而与此同时,一旦我们用审慎怀疑的态度对待这一概念,除去 ,在下于此公均追慕有加。在Bromage v. Genning 一案中,[1]有人向王座法庭(Kings Bench)诉请颁布一纸禁令,以阻止发生于威尔士与英格兰边界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6.html -
了解详情
以故意杀人罪被判以死刑。在此案中媒体所起的煽情作用和舆论导向,对案件的处理显然不无影响。可以说,在舆论穷追猛打、百姓一片喊杀声中,在法庭审判前实际 等等都彰显了其对公信的强调。 新闻监督与司法之间既然存在着一致性,那么,如何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发挥新闻监督的优点,促进司法的公正?我们可以借鉴有关国家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62.html -
了解详情
所为对方当事人。随着公法诉权论的产生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2],公权的诉权应如何构成呢?于是,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论应重新进行探讨。最初,权利保护请求权说为通 ,应注意的是,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准据法的选择规定,应认识程序法应适用法庭地法原则的重要性。 民事诉讼法有实质意义和形式意义之分,所谓实质意义上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9.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无动于衷进一步促生了对证人出庭要求的连篇累牍、坚持不懈的呼唤。⑤ 笔者对证人出庭问题如何给出一个明确的出路意犹未尽。我的这种保守甚至退步并不是缺少反思精神而是反其 庭审并听取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审者不判,判者不审,不符合司法权的亲历性要求。这使得在法庭上证人出庭或者控辩卖力气的对抗就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15.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推定》(PRESUMED INNOCENT)甚至以此原则为标题,讲述被陷害的检察官如何在法庭上为自己洗刷冤情。电影《双重危险》(DOUBLE JEOPARDY )的标题用的也 对已经正式判决的案件,不得申请再审。这也是所谓既判的事实,应视为真理即既判力的含义。作为第五修正案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8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一般都规定法庭在评议之后作出判决,判决的内容通常同时包括定罪和量刑,但并没有单独的量刑程序,对如何确定量刑通常也没有具体规定。这 建议 自检察机关试行刑事案件量刑建议制度以来,对于强化法律监督、增强审判公开中“判”的透明度,有效避免量刑不公、量刑腐败现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8.html -
了解详情
示的。 这可能发生在,例如,当要施行惩罚性赔偿时, 事实审理者必须将判偿(award)与被告的支付能力联系起来,以确定一个恰当的“惩罚”程度。[6] 二、诉 包括了不会被其聘用当事人传唤出庭作证的专家时,法律要求法庭裁定费用如何承担。法庭在决定如何支付费用才算公平上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25] 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5.html -
了解详情
独有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当前在所难免,将来也不可避免。如何使二者得以平衡和契合,求同存异,实现双赢,使媒体监督对审判工作的正面 一样,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尊重审判独立,遵守法庭秩序,用自己良好的素养赢得法官的尊重和信任。要强化责任心,报道案件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已难以适应现实需要。本文以重构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为基点,分三个问题对如何完善保障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具体制度作了构想。关于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内涵,文章 ,缺乏对程序独立价值的认识,普遍存在轻视当事人庭审陈述和法庭辩论的倾向,甚至存在着“你辩你的,我判我的”的认识。受这些倾向的影响,法官在庭审中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