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官自由裁量决定。但在确定具体标准时应着重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及其过错程度;二是劳动者因用人单位 新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的各项义务。 其三,新的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方面。在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终止方面,关于解除权的产生、行使以及解除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68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当事人或其团体的双方法律行为:其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所规定的是用人单位全体职工共同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只是单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 3.加重对违反劳动法案件的经济处罚力度。由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扣除其因为违法而付出的成本后还有利可图,因此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侵害劳动者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50.html -
了解详情
产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得变更。在某公司未能支付产假工资的前提下,即使谭女士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某公司亦应支付补偿金。最后,法院判决某公司按谭女士的原工资标准向 而涉诉。 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须支付二倍赔偿金 案例回放: 2008年7月,谭女士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谭女士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8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仅适用强行性法律规范来处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以确保劳动监察机构能够依法行使行政职权,防止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但是,在实践中劳动者请求劳动 法对劳动基准的定义就涵盖了这两方面。参见王全兴:《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法学》2006年第9期。 [2][8]参见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0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对于劳动者遭受的间接性经济损失,比如因为年底综合测评导致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造成的隐性损失则不在此范围内。劳动法中应明确禁止用人单位 和劳动争议的解决的重心前倾。改变劳动者只管打工挣钱,却对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和劳动违法行为大多采取忍的态度。第六,21世纪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86.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制度中应当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量化,比如,合同期内累计5次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的视为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导致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的,以利于解雇 是“宜粗不宜细”。(3)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081.html -
了解详情
《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因此,被告公司的辞退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支付当事人的相关补偿金。 4、加班费的主张如何诉求? 在离职之后 无明文禁止即允许的原则,此条赔偿金的规定应当具备朔及力,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应当从员工入职时起计算年限,主张经济赔偿金。...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370.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办法》规定给予劳动者25%的经济补偿金或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给予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一种观点认为, 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此规定,司法实践中的疑问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它已经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了赔偿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10.html -
了解详情
或其团体的双方法律行为:[来源:论文其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所规定的是用人单位全体职工共同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只是单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 3.加重对违反劳动法案件的经济处罚力度。由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扣除其因为违法而付出的成本后还有利可图,因此建议通过立法,加大对侵害劳动者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09.html -
了解详情
现有职工具有法律效力。 2,协商不成的法律效力。 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中,《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平等协商确定、通过协商程序予以修改完善,如果协商不成,以 回避,有待权威部门作出解释。笔者认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履行告知工会义务,也属程序性违法,这是劳动合同法保护弱者劳动者的一项措施,符合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