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诉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无论经过何种审判程序,最终都是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但规定审查决定是否变更义务主体一律 一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员,办理民事案件判决和裁定的执行事项,办理刑事案件和裁定中关于财产部分的执行事项”。可见执行机构的职责是当当事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5.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2)其次,应当明确口头辩论的范围。一般来说,口头辩论仅在当事人请求诉讼变更第一审判决的限度内进行,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25条规定,诉讼案件在控诉法院应在 的指令行事,注重的是效率,其自身没有决定权;法官要判案,要开庭,要在判决书上署名,表明其有对案件的依法处分权。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在提高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期限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第一审判决,民事诉讼法则规定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我们认为, 部分的判决同时生效,则两部分的判决应当同时执行,如果当事人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的行政部分上诉,对民事部分没有上诉的,不宜对民事部分先行执行,而应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两者机会均等。两者都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并对此采取法律规定的补救措施。在第一审程序中,两者都有权获得传票;有权申请法定人员回避;有权就起诉书指控的 ,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有权互相辩论;有权校验法庭笔录;有权接到判决书。在第二审程序中,两者都有权获得抗诉书副本;被告人有上诉权,被害人有申请抗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6.html -
了解详情
,拿到二审判决书的上诉人不仅感到失望,而且还很疑惑,抱怨在对方没有上诉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判其承担比一审更重的责任?为什么不能像刑事诉讼中上诉不 禁止原则。利益变更禁止原则的含义是指,上诉法院不得超越上诉人的上诉范围,变更第一审判决,使得更有利于上诉人[②]。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与上诉不加重原则密切相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46.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 将案件移送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在第二个例子中, 根据同样的理由, 由于第一审是否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这一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二审法院应当驳回被告提起的 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 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上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405.html -
了解详情
个月。 (最高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的若干规定第2条,民诉149、161条,民诉意见170条) 判决书送达期限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 ,应经本院院长批准。(民诉204条) 再审审限 再审案件的审限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限规定(审限若干规定第4条) 执 行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强制执行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798.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 将案件移送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在第二个例子中, 根据同样的理由, 由于第一审是否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这一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二审法院应当驳回被告提起的 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 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上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887.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 将案件移送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在第二个例子中, 根据同样的理由, 由于第一审是否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这一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二审法院应当驳回被告提起的 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 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上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608.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 将案件移送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在第二个例子中, 根据同样的理由, 由于第一审是否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这一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二审法院应当驳回被告提起的 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 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上述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1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