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认为应允许实施的正当防卫,并不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因数。我们认为,对于精神病人或不满十四岁的人的侵害行为是否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 ,由于不能形成正当防卫的紧迫感,所以就失去了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因此,对过失犯罪,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 (二) 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1.html -
了解详情
应尽的道义上的义务。有条件进行正当防卫而不实施正当防卫,逃避同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放任违法犯罪分子胡作非为,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侵害的人,应当受到道义 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笔者认为: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他们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他舞刀弄棍的行为是一种病态反映,并不受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7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不是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意味着对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存在适用死刑的可能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仍然有限。笔者认为,我国刑法 、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等轻微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可以用责令犯罪人赔礼道歉来代替刑罚;(3)对患有严重性病、迫于生活压力的卖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737.html -
了解详情
多次扔石块伤人,父母就应当更严格地监督他。[69]再如,对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儿童,就要采取特别的措施。[70]相反,如果被监督人一贯表现良好,对其的 的教育目标,那么,父母没有采取此种措施并不会导致其责任的成立。[86]对于成年精神病人的治疗目标,也是为了保障其人格自由发展,因此,治疗目标也影响着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104.html -
了解详情
,欺骗被害人致使被害人产生法益关系错误导致被害人自杀、自损的,唆使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自杀、自损的,由于都不能认为是被害人行使自我决定权的体现,因而 载《人民检察》20lo年第13期。 (42)同注(40)。 (43)黎宏:共同犯罪行为共同说的合理性及其应用,载《法学》2012年第11期。 (44)邓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历来存在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的理论对立:简单客体说的学者认为,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⑵至于对于其内容究竟为何仍然存有争议;⑶复数的客体说认为, ),上述所列的几种特殊状态下的人并非能够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原因在于,上述的精神病人、痴呆人、婴儿或者意识处于非清醒状态的人并不具有现实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24.html -
了解详情
,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二)实行行为与危害行为 综上所述,实行行为与我国的犯罪构成并不协调,而我国的危害行为概念也能够解决因果关系起因限定的问题。因此 犯罪构成的主体要件要素和主观要件要素纳入危害行为的评价阶段如精神病人的行为显然属于犯罪主体要件的讨论范围导致了危害行为概念的负担过重。而且,这一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1.html -
了解详情
,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二)实行行为与危害行为 综上所述,实行行为与我国的犯罪构成并不协调,而我国的危害行为概念也能够解决因果关系起因限定的问题。因此 犯罪构成的主体要件要素和主观要件要素纳入危害行为的评价阶段如精神病人的行为显然属于犯罪主体要件的讨论范围导致了危害行为概念的负担过重。而且,这一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5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性行为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应以强奸罪论处。与间歇性精神病人发性行为的,妇女本人同意的,不构成犯罪。由此可见,在认定同这些特殊病人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对妇女进行性侵犯的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出版 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62.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意义 1、有利于鼓励和提倡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国家、公民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2、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见义勇为 主张认为应允许实施的正当防卫,并不需要考虑行为人主观方面的因数。我们认为,对于精神病人或不满十四岁的人的侵害行为是否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应根据不同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