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特征。其中, 跨国性和危害的巨大性是网络犯罪的本质特性。跨国性是指网络犯罪往往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作案; 危害的严重性表明不仅指危害领域、 挑战,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新的刑事管辖权理论。一是新主权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网络空间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空间, 其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的市民社会, 这个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41.html -
了解详情
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该条没有直接使用名誉权或保护公民名誉权的表达方式, 的犯罪、第286条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91.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犯罪 对策 立法完善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网络也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其正全面改变着我们熟悉的这个 侮辱、诽谤及恐吓犯罪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生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5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是具有自然特征的人,而是一堆数码符号,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以数码符号的形式进行的,网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匿名性的,相互交往的人在很多时候不知道对方在现实 没有很深的罪恶感它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抢劫和诈骗,只要躲过网络的安全系统让网络为自己工作就能非法获利而且在网络上谁也不知道你是谁,这也使得网络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6.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焦点。由于因特网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进行破坏。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等等。信息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对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尚未引起专业人员、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大众传媒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82.html -
了解详情
看,有关互联网的立法明显滞后。从最初的域名抢注,到现在的网上著作权侵权、网上诈骗、黑客恶意攻击等,互联网法律问题已涉及刑事、民事、知识产权等诸多法律领域 ,被告的行为实质上是通过其网址侵犯原告的商标权及进行不正当竞争,因此网址交互性的认定是关键。在网络中,一些网址可以通过用户的登录作出相应的回复,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60.html -
了解详情
产业研究中心将互联网传播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并组织高层次专家进行研讨。本期我们在该中心的协助下,请来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 对网络侵权司法管辖的几点看法 众所周知,涉及网络侵权案件从最初的域名抢注,到现在的网上著作权侵权、网上诈骗、黑客恶意攻击等,互联网法律问题已涉及刑事、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3.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或者影响关联性应从网址、犯罪地及行为人的目的诸因素进行考察。 (一) 网址 如前所述,行为人在网络中的活动范围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网址不能作为确立管辖 网络犯罪的国际条约。这个条约将像在万维网上的诈骗和提供幼儿色情图片认定为违法行为,并设定了一个全球的管辖程序来搜索计算机、破译电子邮件和引渡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0.html -
了解详情
造谣煽动、境外间谍机关利用互联网从事间谍活动从未停止过;至于网络色情、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诈骗等信息犯罪上升幅度更大。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 积极鼓励企业加强自我保护,如采取给所有操作系统和服务器加装补丁程序,经常对网络进行扫描及其他安全措施,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独立知识产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26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其发展急需法律的规定和保护。 当前电子商务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恶意软件、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2016年伪基站事件,被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伪基站 传递。 我国《电子商务法(草案)》中,关于电子商务的解释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进行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的经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6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