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以下问题:其一,以所谓的“客观事实”代替法律事实,忽视行政证据规则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适用,从而导致对行政裁判合法性的判断错误;其二,忽视行政机关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双重责任。正因为如此,检察机关在审查行政案件过程中,应当把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是否依法作出诉讼行为作为审查对象,一方面,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8.html -
了解详情
突出表现为:行政审判的独立性不强,法院在行政审判中的权威性严重缺乏,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深层次来看,涉及到司法的地方化、司法的行政化、法官的官僚 在行政审判中缺乏权威首先是因为我国缺乏维护法院权威的硬性规定,现有法律规定对于行政诉讼中法庭秩序的维护难以起到实际效果。按照诉讼法和刑法的规定,只有“聚众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63.html -
了解详情
和义务,行政机关更不能随意地处分行政职权;其次是由行政诉讼的特点决定的,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法律,依据 公正和程序公正与追求诉讼效率之间仍然有矛盾的一面,二者有时会发生冲突。行政诉讼中的“公正”体现在及时有效地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效率”首先是诉讼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07.html -
了解详情
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侵犯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时,应当由特定的国家利益代表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或强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②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形成诉讼 被告举证,对实体真实的发现一般并无影响困难并使其对提起行政诉讼视为畏途;这在我国行政案件偏少、相对人诉讼意识淡薄的情形下是应当加以克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可认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实行“合法权益标准”。虽然说我国行政诉讼法一开始“对原告资格的规定 达到WTO对裁判机构独立和公正的要求。因此,通过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来确保法院独立公正审判行政案件。现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三种改革的思路: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6.html -
了解详情
在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发挥行政审判的作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行政诉讼实践的不断深入,《贯彻意见》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难以解决司法实践中 行政行为标准确定受案范围,也从另一方面实现了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目的。二、在管辖上-变通提高了部分行政案件的审级《行政诉讼法》在确定行政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6.html -
了解详情
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从而案件难受,判决难下。这样,《国家赔偿法》就“逼”出来了。又如,行政诉讼中,法院经常要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处罚 ,我们也许会产生一个疑问:中国为什么不早一点制定《行政诉讼法》,早一点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9年40年期间,中国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在于,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一方面人们常常超越法律文化的实情,将“行政诉讼”和源于普通法传统的“司法审查”这两个概念等同;另一方面,由于忽略了“司法审查”与 在于:我国无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和行政法官;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裁决不适用判例;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偏窄。本文对此问题不做详细探讨。③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2.html -
了解详情
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侵犯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时,应当由特定的国家利益代表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或强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②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形成诉讼( 和证据加以支持,则将造成相对人更大的困难并使其对提起行政诉讼视为畏途;这在我国行政案件偏少、相对人诉讼意识淡薄的情形下是应当加以克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45.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理论的实质性根据及合理性 三、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因为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和人类固有的策略运用能量,每一个案件中都可能发生当事人所争议的关键 已构成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39]围绕行政行为展开的行政诉讼,其中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事实和主体事实因为是行政主体作出合法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