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机关工作的职责范围来看,我国的审判机关和法官,特别是院长,承担着审判以外的许多工作,比如经费保障、法庭建设、司法体制改革、与人大及其代表保持联系和沟通等。 工作,寓教于审,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仅如此,已进行了十多年的审判方式改革、证据制度改革、审判组织改革等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近两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03.html -
了解详情
交换、通过勘验、取样试验,医疗检查等方式披露实物证据,书证材料和事实的自认等[5].而在美国,其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更是详细地规定了 弊端,才能将我国的民事诉讼改革真正推向前进。 注释: [1]刘荣军. 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 . 江平.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M] . 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树立国家司法制度的威信和威慑力,是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必要前提 . 在我国,民事执行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伴随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产生, 司法》2005年第7期 12、梁红照 《论我国强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总第10集 法条类 1、《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3.html -
了解详情
有不同。首先需要指出,这一事件显示出传媒和娱乐产业正处在解构之中,有关组织、规范以及权利义务关系也在分离和重组 [49]。毫无疑问,影像复制、编辑技术的普及, ,17-20页。 [25] 专攻中国传统私法和审判制度的青年学者邓建鹏已经在论文宋代的版权问题兼评郑成思与安守廉之争《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32.html -
了解详情
。 三、设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依据 公益诉讼在我国的设立不仅存有诉讼理论依据,更是防范和化解公益性纠纷、完善和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我国社会迈向和谐与公正的 强的个人主义色彩;二是由于法院的审判权利和判决的效力边界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在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中,唯一明确公益诉讼的是针对危害国家利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7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例如我国应当扩大纠纷的可诉性范围实际上也就是目前的法院主管范围,改革起诉受理制度,完善审判组织制度、诉讼费用制度等制度,健全审理程序包括一审程序、上诉 早已被学者们认同。早在19 世纪的德国的大法学家耶里涅克的名著《公权论》中,裁判请求权被认为是公民与国家的四种关系中(公民对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应当规定当事人在起诉时,有权提出所有的诉讼请求(基于不同的实体法律关系提出的权利主张) 。由于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还比较低,在起诉时往往不 的除外。 [3]邱联恭. 程序利益保护论〔M〕. 台北:三民书局,2005.p5 [4] 〔日〕棚濑孝雄. 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 王亚新. 北京: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7.html -
了解详情
办理案件的范围。此外,尽管具有参与人数较多的相似,但我国的审理制是由具有经人大任命的审委委员资格的法官行使重大事实认定权及最终裁判权,与由不 效果形成自己的意见。(2)协同讨论制度。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应充分发挥主持院长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发扬民主,有条不紊地组织讨论,集益广思形成集体智慧。会议主持人可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0.html -
了解详情
和作用则没有任何涉及,税务机关并不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涉税案件的审判。对造成税收流失的违法犯罪行为,国家的征税权已经受到侵害,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税务 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2006年版,第46页。 [16]参见翟继光:《试论税务法庭在我国的设立》,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1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排除规则,充分体现了对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弱势方保护的倾向明确、清晰,显然,这些规定,对于营造良好的行政审判环境,保护诉权,体现法律平等精神 有权依职权调取证据。这种关注,意味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更趋完善。 4、有助于融合现代法治和程序正当观念,使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与国际接轨,逐渐趋向依法行政,真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