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客观真实证明要求。此外,这种表述也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一贯做法,如司法机关的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和判决书在最后阐明结论时均采用本院认为的 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审查起诉阶段的证明标准 (1)提起公诉案件的证明标准 关于提起公诉案件的证明标准应低于有罪判决的标准已成为共识,如有学者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5.html -
了解详情
推翻原供。 5、同案被告人死亡或外逃因素的影响。由于检察机关的起诉书中,往往对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人死亡或外逃的情形予以注明,被告人在接到起诉书后便知道 他们翻供的目的都是为了逃避法律处罚。 面对被告人翻供,公诉人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从铁证铁嘴上下功夫,将案件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享有以下权利,即:一依照法律规定,被告人有权要求公开审判和不公开审判案件的权利;二法律明方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个人辩护或委托辩护人辩护) 的行使,是从人民法院在开放十日以前知道的。即根据刑事诉讼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设计的价值基础在于回应被害人的合法报应愿望。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在法庭上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向 其全部或一部、财产或非财产上之损失;国家应基于国家责任和人道福利的保障而通过特别基金等方式提供补偿。{8}( P332 - 337) 就此而论,被害人保护思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8.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审判权不能自行介入诉讼。并且,审判权只限于起诉书中载明的被告人和犯罪事实,如果庭审中发现未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事实,只要控诉人未追加,审判人员 建议来换取被告人作有罪答辩的一种活动。实际上,我国检察院在提起公诉以及法院在审判时适用的《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9.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的清白,时间、精力和名誉的损失也无法弥补。 相反,如果法院为了避免检察院带来的麻烦而简单地按照起诉书的指控作出判决,则会面对社会、良知和上级法院的 的法官,都会注意处理好与检察院和检察官的关系。承办法官对于认为存在问题的公诉案件,更多地倾向于通过个人或者领导的沟通协调来动员检察院撤诉、补充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81.html -
了解详情
重视,很可能会发生冤假错案,刑事程序参与者必将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公诉人是法官之前的法官,但不是像审判机关那样完全被动中立,不告不理。相反,其具有一定 他负有协助法官发现真实、维护公正的义务。对已起诉的案件,检察官可以在出庭支持公诉时根据自己的心证主张被告人无罪,而不受起诉书的约束,也可以在法院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86.html -
了解详情
森林或林木,没有指毛竹。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司法解释中(以下简称为《解释》),对盗伐、滥伐森林 司法解释中却没有对盗伐、滥伐毛竹定罪量刑作规定。郑某某盗伐林木一案中,公诉机关在起诉书中指控郑某某盗伐的是毛竹,却以盗伐林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37.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不是轻微犯罪行为,检察官在使用这种结案方式时就需要有法官的批准。在主审判程序中,撤消案件的决定权在法官,但是从法官方面说,还需要有检察官的批准 主审判程序阶段经常进行协商活动。辩护人总是向其当事人建议:先承认起诉书的谴责,然后等待,看证据采纳的结果如何,在诉讼程序持续很长时间之后,谅解性谈话的时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62.html -
了解详情
的修正和完善,有助于实现正义价值。该原则同时派生区别对待原则,即结合行为人的社会危害结果、主观恶性以及人身危险性,区别对待,分别量刑。 我国新刑法典明确 等一并移送法院。法院受案后,将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副本一并送达被告人。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法庭辩论中单独设置量刑辩论阶段,公诉人先发表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