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位及权利 犯罪被害人在中国的刑事诉讼的公诉程序中处于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所谓的当事人,是指作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主要的诉讼主体,与裁判结果具有直接的利害 日陈述其意见。因此,被害人在公判程序中主要享有意见陈述权或者事实陈述权。韩国和日本的刑事诉讼法在案件的起诉制度上采用国家追诉主义。(韩刑诉法第24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5.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对证据进行客观真实认定的一项程序,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为了更好的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控辩双方对证据的质证,使法官 重要前提就是实行直接、言词原则。证人是指凭其亲身体验感知案件有关事实而向法院陈述作证的自然人。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证人作证。这种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诬蔑侦查人员刑讯逼供,有的栽赃公诉人有诱供等问题。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形式之一,公诉人应通过不同的讯问方式使其供述及辩解达到为我所用之 包括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出示有关的物证、书证;播放视听资料及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多项工作。这么多的内容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有三:(1)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2)被告人有权拒绝陈述,不能强迫被告人自证其 ,兼具权利和责任的双重性质。最后,保障当事人的举证权利,是形成控辩平等对抗的需要,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人只是享有辩护的权利而没有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未受行政处罚,但已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的,作出刑事判决生效之日。因同一虚假陈述行为,对不同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两个以上行政处罚;或者既有行政处罚, 撤回仲裁或者起诉被裁定驳回的,时效不中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法(民)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92.html -
了解详情
Office),美国助理检察官(assistant U.S. attorney)在该办公室工作,他是在刑事诉讼中代表政府立场的律师。与此相应,各州也都有本州的总检察长 中的法律地位,对此,有学者主张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处于诉讼当事人的地位,行使诉权的检察官是原告;也有学者主张检察官为国家监诉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7.html -
了解详情
,而经过陈述这一环节后,事实便被打上了主观的印记。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还可能半真半假。其三是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这是 的利益,与国家和公共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因而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收集证据。这一点只要与刑事诉讼相对照就一目了然。刑事诉讼事关国家的公益,因此需要由代表国家的公安机关、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5]在该案中,控辩双方的实质证据主要是己方证人中作为冲突事件当事人对事件经过的陈述。显然,本案中控辩双方的实质证据无疑是相互对立冲突的,在 ,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2]宋随军等主编:《刑事诉讼证据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3页。 [3]本案例曾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9.html -
了解详情
都采用了大陆法系的狭义证人概念。大陆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一般都将证人表述为,除当事人以外的,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第三人[ 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级诉讼法研究生。 【注释】 [1] 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樊崇义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8.html -
了解详情
三种侵权行为是行为人有诉权,但故意利用这种诉权提起刑事诉讼控诉他人或民事诉讼程序,目的是为了达成该诉讼程序目的之外的其他非法目的,给被诉人造成损害。[2] 不被限制得过死,因为诉权乃是保护各种权利的一种特权,因此,应当让诉讼当事人享有某种豁免权。[6]但后来的判例发生了转变,认为一般的过错行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