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满足财政所需,应采取预算和税收制度,征收不是国库增收的工具,不是税收的附属制度。[14] 那么私人到底能否实现公共利益呢?在此首先需要澄清两 手段反而会阻碍公共利益的实现。 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手段主要就是通过缔结契约等各种合法形式强迫受益第三人(继续)实现公共利益。除了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765.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因为其构成要件不应当包括过错。[10]126但该命题没有进一步告诉人们,此种责任的归责事由到底为何。传统侵权法上,过错责任的归 ,不必有损害后果发生,不必与妨碍相关,而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入侵他人合法权益的表达。虽然在关于预防性责任的既往判例中,侵害总是与物权之外的其他绝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使得他人在意识上有违实质的情形。[3]但是,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在实践中到底该如何认定尚存疑问。 可以肯定的是,当受骗者在主观上对行为人所虚构或谎称 是被害人对诈骗事项的认识错误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此时,可以说不管这种动机合法还是非法,都不影响诈骗(既遂)罪的成立。但是,倘若某种动机(例如冒险投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9.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可以得出非法吸存行为应当为非法集资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其侵犯的是合法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专营权,[37]不具备这种法益侵害性的非法集资行为是不能 逮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规定,降低了法定逮捕条件。附条件逮捕制度到底是有权机关自我授权的一个怪胎,还是检察机关坚持能动司法的典范,需要深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4.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比外部结果更加重要的是产生行为的内心活动,是通过犯罪得以实现的对合法思想的基本价值的背离。作为主观主义代表学说的目的行为论认为,当法律被制定用以 》第31条规定:(1)如果行为人明知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中止犯罪的准备或中止直接实施犯罪的行为(不作为),是自动中止犯罪;(2)如果行为人自愿并彻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5.html -
了解详情
协定》第1条1.1(a)(1)(iv))后提供了原材料和贷款,商务部才能够合法地证明,中国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19]; 三,因为商务部未能证明是否存在委托 ,为什么说公共机构必须是执行政府职能的实体呢?如此解释的依据到底是什么?这是中国不应该偏离的主题。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援引了加拿大乳制品进口措施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6.html -
了解详情
工具,而不是守护民族与个人的宪法性存在。因此,对于过渡期间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到底如何进行妥当的制度化安排,马克思主义无意于也没有进行十分成熟的理论思考,它的终点和 党员如能模范地以现代公民标准在党内合法合规地开展公共政治生活,则八二宪法之成熟演化亦十分值得期待。 田:重要的不是将党看作一种异己的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20.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收入是否变得合法?当税收客体为所得或财产时,是否包括因盗窃、侵占、欺诈或违反公序良俗所获得的利益?当税收客体为行为时,是否包括不真正民事行为? ,将隐名合伙人所受的盈余分配部分归属于隐名合伙人?换言之,税务机关征税时,到底是仅仅对显名合伙人为纳税人,还是对隐名合伙人一同征收?在税法学上,上述疑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35.html -
了解详情
指,司法主体希望通过刑法规范解决司法个案的主观愿望。那么,目的解释中的目的到底是指立法主体的目的还是司法主体的目的?立法意图或者立法原意常被界定为立法 提供便利。不过,提供一个明确的界限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对目的解释的合法实施进行限制,以确保其在法律边界内运行。 第一,通过其他解释方法检验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9.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的效果;除交付外,尚须有正当原因(Justa causa)。[11]最初,交付的合法原因为足以证明所有权是因交付而移转的法律行为,如买卖、赠与、设定嫁 ,一直存在着是否承认物权行为制度的争议,即到底是在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物权意思主义下适用该条,还是在不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债权形式主义下适用该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