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发[1995]223号,以下简称《赔偿办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如此裁判,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也不符合《劳动法》 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等情形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和赔偿金规定不明。对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83.html -
了解详情
部发[1995]223号,以下简称《赔偿办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如此裁判,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也不符合《劳动法》 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等情形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否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和赔偿金规定不明。对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4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赔偿而与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劳动行政部门对于企业的该种行为应予纠正,企业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 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主体的复函》(劳办发[1994]109号)。 10.《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和《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11.《违约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8.html -
了解详情
项归国家所有,并不能赔偿给劳动者以补偿其所受损害;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并没有对用人单位的罚款权,却可以裁决用人单位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10]由于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论述劳动基准法中劳动者实体权利的救济程序,故对国家作为权利人的权利救济程序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09.html -
了解详情
》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法 前置的法定程序,即劳动者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生效的仲裁裁决与法院裁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49.html -
了解详情
拒绝了李某要求撤回辞退决定的请求,李某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却被告知已经过了仲裁时效,不予受理,后李某又诉至法院。一种意见 是否构成工伤直接做出认定并做出实体判决。理由如下: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评定应当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人民法院行使的是审判权,如果法院径行认定职工属于工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36.html -
了解详情
强的专业性,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法院判决书的走向。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让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话,是否可以采用这一规则,在开庭当日以协商为由(或者采取 而得不到再次受理的结局。 之后劳动者向法院起诉,如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对劳动法规不熟悉的话,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对劳动者不利的判决。 事实上很多用人单位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2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中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通知, 变成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这极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一方的合法权益。 ③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在经济实力上相差悬殊,使得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81.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们不禁要 劳动争议主要是平等主体间的纠纷,表现为民事纠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这符合案件性质。我们知道,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10.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从此条规定不难看出,劳动者仅可就上述事项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一裁终局。然而,对于该条的适用条件,法律却未明确列 ,因此,人民法院应当采取相同的处理模式。但又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倘若仲裁裁决为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执行回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