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和被害人参与,三方共同加入到存在罪责争议的纠纷解决过程;经过三方的充分协商、谈判,就罪责承担及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以被告人认罪赔偿、被害人谅解、检察官放弃追诉或 交易的最大批判源于其对被害人利益的排斥。在辩诉交易的传统形式中只有控、辩双方的参与,至于被害人的感受或意见则不是辩诉交易所需要考虑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5.html -
了解详情
冯象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学理同架构、操作脱节,意味着新法治只能侧重于立法、法条诠释与宣传教育,即建构意识形态,而非解决具体问题。参见冯象:《法学三十年 在大多数不太严重的刑事案件中,当客观真实无法获得,而获得法律真实的成本和风险又太大时,如果谈判双方的协商一致和相互妥协就可以解决纷争并快速恢复被损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定规范的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具体意思表示的内容的不确定或不完善,防止将意思表示内容确定要求留待纠纷发生后的诉讼解释或当事人再行协商解决而费时费力,所以在 协议本身无效,判决双方互有返还义务,此举殊值商榷。 5、流质契约禁止在商法领域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我国《物权法》明文禁止担保协议中的流质条款。[20]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3.html -
了解详情
商事仲裁规则都许可当事人可协商一致变更法律或规则上非强制性规定。如当事人可通过审理范围书缩短规则所规定的审结案件的期限,变更双方提交仲裁文书的期限, 机会。 (四)促进纠纷解决 拟定审理范围书的程序能使当事人重新评估自己在该案中的优劣势,容易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至少能在某些方面达成协议。拟定审理范围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5.html -
了解详情
的。2 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 条规定的解决争议条款的适用并未区分合同无效、被撤销与合同终止,这又增添了司法实践的判断和具体操作麻烦。同样,结算和清理条款中的清理似乎也可包含以事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2.html -
了解详情
则是法院的职权行为。但在具体送达方式上,中、德又略有不同。德国的诉讼文书均由法院以职权通过邮寄送达。为简化诉讼程序,双方当事人都由律师代理时,书 法律意义的确立行为规范的职责。总之,家里完善调审分离、审前调解的程序制度和协商解决诉讼纠纷的调解机制,应为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方面却规定甚少,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3?立法线条过粗,导致司法实践中操作各异,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程序的严肃性。程序规范的安定和程序运作的安定, 、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为代价则轻重之别昭然。即使原、被告双方同时到庭要求解决纠纷,被告对于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和理由也不一定事先全部知晓,被告在未明确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0.html -
了解详情
以宽容主义原则来评断的合法行为可以说是实质上的合法行为,即虽无法律的具体形式上的规定,却对社会没有实际危害的行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决定了 。根据处分原则,在诉讼中双方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通过协商、对话,就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即可解决争议。对于合意,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抗诉的一个法定事由。这样有利于杜绝调解人员的暗箱操作,有助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达成协议。另外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应处于中立、公正和消极的地位,法官不应 使当事人真正在平等协商中解决纷争。因此,现阶段调解仍应坚持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如当事人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之前达成调解协议,则可向法院申请撤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6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于所有犯罪。但在实践操作中,恢复性司法可能更多地关注案件的主要(直接)被害人。次要(间接)被害人的案件以协商性司法方式解决。二、三种司法模式 目前 磋商,达成互惠的协议,以此来解决刑事争端的一种司法模式。{8}比如辩诉交易、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刑事和解与刑事调解制度,等等,无论哪种具体运作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