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 经济损失数额不满7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它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观过错形式是过失。 但笔者认为,在路况较为复杂,需要谨慎驾驶以确保安全(即特殊情况下的认定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飙车”则有所不同——虽然“飙车”行为人 造成严重影响的“飙车”行为人,应当考虑根据《刑法》第114条“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刑法》的制裁,以遏制愈演愈烈的“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474.html -
了解详情
学固然值得学习,但我们不可不小心其自以为是的唯我主义倾向。刑法教学如果引入刑法社会学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很多武断的知识传授,而提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或民意测验而对法律 访问。 [22]比如,假设没有《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的修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法益一元论的逻辑上也不是不可能被用来追究那些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2.html -
了解详情
学固然值得学习,但我们不可不小心其自以为是的唯我主义倾向。刑法教学如果引入刑法社会学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很多武断的知识传授,而提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或民意测验而对法律 访问。 [22]比如,假设没有《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的修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法益一元论的逻辑上也不是不可能被用来追究那些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04.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事件,有人认为飞行员的这种做法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有人认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人认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甚至有人认为构成劫持航空器罪,也 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50]犯罪动机是犯罪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犯罪的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0.html -
了解详情
在其有限的死刑罪名中,几乎不存在选择性罪名;中国台湾的死罪虽有160个,但计算方法却是实打实的。[3] 2.内涵缩小:模糊性罪状 罪状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构成要件,按 已被取缔,却在分则中阴魂不散。 最简练的,莫过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的行为仅其他方法四个字,无任何限定。这不仅行类推之实,还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0.html -
了解详情
已被取缔,却在分则中阴魂不散。 最简练的,莫过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的行为仅其他方法四个字,无任何限定。这不仅行类推之实,还将 构成要件要素模糊 典型用语为严重、重大,例如,表述结果的重大损失、严重后果、特别严重危害;表述行为的以特别残忍手段;表述情节的情节严重。 以上均属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2.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出现理解的偏差,尤其是对于一些规范性的事实描述,例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以危险方法这样的语言描述,司法实践中往往因为其过度抽象、高度概括而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65.html -
了解详情
25日中国政府批准接收了《关于非法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89年10月25日中国交存了接收书,1990年1月25 惩治国际刑法上的海盗罪;以内国刑法上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惩治国际刑法上的危害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等等。但实际上,中国刑法上的抢劫罪与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5.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事件,有人认为飞行员的这种做法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有人认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人认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甚至有人认为构成劫持航空器罪,也 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50)犯罪动机是犯罪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犯罪的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