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依然制定了救济措施,犯罪嫌疑人可以对羁押命令提出上诉、向颁发羁押令的法官申请复议、法院有自动定期对羁押审查的机制、延长审批权限制等。在法国先行拘押是将 推定为内涵的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所谓防卫社会、预防将来犯罪的发生,本属行政警察的作用,并非刑事侦查及追求的任务,将危险防卫的概念引进羁押的理由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05.html -
了解详情
有的学者以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伦理为标准,将犯罪分为自然犯、刑事犯与法定犯、行政犯;根据是否以被害人的告诉为处理条件,分为亲告犯与非亲告犯;以 原判进行某种修改[16] (p1135) 。被告人被定罪判刑后,在用尽州法院系统的求助途径,并且仍在押的,有权向联邦法院申请颁发释放令,以求得救济,被告应先向联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才能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因为,通知立案具有指令性,通知发出后,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没有申请复议或者复核的机会。法律设定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这一程序,目的 机关,由同级公安机关督促下级公安机关纠正。认为应当立案的,通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撤回《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不该立案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3.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请求仍不被采纳, 他有权就羁押问题获得快速的上诉复议{13}(P1983-1005) 。预审是指被指控犯有重罪的被告人有权要求法官举行听证, 进行某种修改{16}(P1135)。被告人被定罪判刑后,在用尽州法院系统的求助途径,并且仍在押的,有权向联邦法院申请颁发释放令,以求得救济,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91.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陷入混乱。为此,英国1996年《刑事程序与侦查法》对原有以判例法、成文法和行政规章为基础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完善,规定警察有义务将所有收集 时,对方可以向法官申请作出裁定,在此可设计复议、复核程序,先由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作出决定,强制其履行开示义务,并给对方一定的准备时间后,已开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