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标相悖离。 (四)公权力启动再审,与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冲突 诉讼公正是诉讼制度永恒的生命所在,是诉讼程序追求的首要价值。在公权力启动再审的立法模式中 是国家的使命,但与其他具有紧追性和优先性的社会任务相比较,无视成本问题的审判,其结果仍是不能容许的。 三 现行民诉法这种以公权力为主,多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92.html -
了解详情
偏袒一方等。当事人自主权与法官职权的有机结合、均衡分配,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我国的民事诉讼改革,也应当通过合理分配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权利与法官权力为基础来 胜诉,而应败诉者却赢了官司的可悲结局。这样的审判结果与国家设立民事诉讼的目的相违背,而且也是对公正、公平审判目标的讽刺。因此,强调法官释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维护两审终审原则;是为了有利于一审法院程序意识的提高,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帮助原审法院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审判工作,但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回重审制度在 当事人,法官必须履行释明责任,并由当事人协商。当事人达成不发回重审的合意的,由二审法院审理后迳行改判;反之方可发回重审。这里可以借鉴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规定。在目前尚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规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审理程序上可参照《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来办理,但必须符合《行政 、反诉原则不能适用于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不能用于民事诉讼等等。4、审判组织合议庭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形式。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4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21世纪中国民事诉讼的一个戏剧化变化,就是诉讼调解这枝东方奇葩经历了由冷复热的惊喜。诉讼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及时平复 纠纷被称为和对。明代的调解则被规定为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并且在官府受理后仍然要进行调解。清代的州县调解是一种典型的诉讼调解。而与这种诉讼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7.html -
了解详情
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法国把犯罪行为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三种。重罪案件及其附带民事诉讼,是由不同的审判人员按照不同的 导致生活困难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经济来源。在此基础上,符合被害人司法救助标准的,司法救助单位发放救助金。国家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并且成立专项补偿基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2.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严重不足。 (一)自身的局限性 《证据规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一个专门对民事诉讼证据相关问题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性质上属于司法解释,在全国 。在这种模式下,法院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和诉讼证据资料的收集等是由法院来完成的。当事人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 因为主导思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和重大复杂的民事案件三种类型,不同的案件,应当按照不同的审判程序进行审理,以便及时的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简易程序的使用范围是提高诉讼效率, 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有关简易程序的规定过于简约,立法线条过粗,导致司法实践中操作各异,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7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证据交换程序,同样也能使当事人和解或者接受调解。所以,促进和解、确定争点也并非证据交换的主要功能。 二、严格掌握证据交换的适用条件 在民事诉讼中, 的,还可以进行调解。由此看来,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审判中解决争议的重要行之有效的诉讼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对调解制度总结了丰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0.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应当向当事人发问。他们认为,没有释明权,民事诉讼制度便不能按照法律所预定的目的运行,无法实现诉讼程序的正义性。 一、目前法院行使释明权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释明权规定,并把该规定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应强调该规定是一个强制性条款,审判人员必需执行。目前在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