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0日发布的《关于人民陪审员名额、任期、产生办法的指示》规定了如何确定陪审员的名单、陪审员每年到法院参加陪审的具体时间、陪审员的任期、产生等具体内容。 ,避免陪而不审、审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判的现象,还需要诸多制度的协调,如陪审法庭的审理与判决的权力得到统一,为此就需要在陪审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7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程度是51%:49%,法官就应该判被告方败诉。但是,这种定量的描述也并不切合实际。这一情况下,51%或49%又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假如另一法官的 证据的结果。”1892年俄国颁布的刑事诉讼条例规定:“治安法官应根据建立在综合考虑法庭审理时所揭露的情况的基础上的内心确信,来裁定受审人有无罪过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9.html -
了解详情
不准上诉,实行秘密审理和秘密行刑,以便于其专断擅判、草菅人命。同样,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防止革命者利用法庭作讲坛,宣传革命,揭露反动和传播真理,也常 但也有一些国家例外,如瑞士联邦法院采用的口头审议程序就使人得以听到各位法官如何发表意见,而法国的最高法院也采用了一项类似的办法.三、公开审判在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2.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作为一项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程序,其侧重于调动双方积极性,通过法庭调查辩论使纠纷得到公正解决。而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乃是执行机关基于司法行政执行权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由执行法院的执行机构办理”,但对有关当事人对变更裁定不服如何处理却缺乏规定。笔者认为,执行程序中需要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制度本来就是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证据制度的内容如何,规定着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民事诉讼制度, 有权进行辩论”。当事人行使辩论权既可以通过书面形式,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法庭辩论应当是口头的。除此而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口头原则并没有强调。第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可操作性,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举证制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举证制度,推动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 内充分提出主张和证据,并规定了证据的失效效果,举证期限内未提出证据,法庭就不予采纳。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一方当事人在庭审中搞“突然袭击”,导致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6.html -
了解详情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立法的特点及其价值特征。那么,在市场经济时代,民事审判监督工作如何适应形势要求,做到“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呢 的诉讼职责,即当事人有义务、有责任在法律规定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向法庭举出证据。假如没有约束当事人举证期限的规定,听从当事人故意在二审或申请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的过失。而且,在受害人办理退休手续时,民法通则尚未施行,亦不知劳动部门是如何对受害人进行解释的,不能排除劳动部门曾进行安抚劝说甚至许诺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决 的认定等各方面的情况。「18」1998年6月12日最高法院判决第2小法庭判决。「19」法制日报1998年1月10日。「20」见2001年8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7.html -
了解详情
和难以描述的状况,在单调呆板的官方记录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对于那些认为根据法庭笔录同样可以准确评价证据的人,我们不得不提醒一句:仅仅根据静态的笔录就想对 的过程。”朱克曼教授亦认为,“从证据根据普通常识做出推理。这就是我们在如何对事实的实际调查中所采用的逻辑推理类型,它常常采取一种归纳的、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3.html -
了解详情
无辩而判。法院能否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定位控、审关系,即如何配置控诉与审判这两大诉讼职能的问题。从各国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来看, [7]《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4条第1项规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面前一律平等。在判定时,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确定他在一件诉讼案中权利、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9.html -
了解详情